古籍名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严可均 (1762—1843),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今湖州市)人。嘉庆五年(1800)考中举人,任建德教谕。后告病归家,专心著述。他学问渊博,精于文字音韵之学,对辑佚、校勘用力甚勤。一生辑校诸经逸注及逸子书等几十种,连同他自己编写的文稿,合为巨著四录堂类集,共73种,1251卷。清史稿卷488,清史列传 卷69有传。
本书分为15集,共746卷。计有 全上古三代文16卷、全秦文1卷、全汉文63卷、全后汉文 106卷、全三国文 75卷、全晋文 167卷、全宋文 64卷、全齐文 26卷、全梁文 74卷、全陈文18卷、全后魏文60卷、全北齐文10卷、全后周文24卷、全隋文36卷、先唐文1卷,最后是 韵编全文姓氏 5卷。
本书收录了从上古到隋代3000多年间的3497位作者的文章,编录者为每个作者都作了一个小传,有不知朝代的作者54人,则附于全书之末,称先唐文。全书的体例基本上遵循全唐文。书中所收文章,分代编次;作者文章较多的,又按文体分类编次。经、史、子三类原书现存的,不录; 只录其中的 一部分单篇。
本书的第一个长处是收录十分丰富。编录者在总序中说:“广收三分书与夫收藏家秘籍,金石文字,远而九译,旁及释道鬼神。起上古,迄隋,鸿裁巨制、片语单辞,罔弗综录……唐以前文咸萃于此。”姚振宗评价本书说: “严氏深于目录考证之学,所辑 (指本书)……虽曰总集,而兼包四部; 于子部之书,所辑尤多;集部则佚文皆在,实为考据渊薮。”(隋书经籍志考证后序)尽管严氏充分利用了前人辑录的资料,但他毕竟付出了长期的辛勤劳动,把他能够找到的大量资料统统汇集到 一起,为后人研究唐以前的文献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本书的第二个长处是考订比较详密。尤其是严氏为每一作者所作的小传,“多有不见于史,而皆有援据,无一字无来历”(同上)。本书的第三个长处是以时代先后为序给众多的作者和文章排了一下队,理出了一个头绪。例如袁涣、应玚、徐幹、刘桢、王修等人死于建安年间,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把他们都列入魏代,是不妥当的,而严氏将其改入后汉,就比较合理。又如诏命、书疏、奏议、碑版等,都按年、月、日先后为序;年月日不详的,则列于各类之末。
本书也有不足之处。第一,本书虽收录丰富,但仍有遗漏。例如有些散见于各书的零碎材料或整段整篇的文字,严氏或限于见闻,或由于疏忽,未及收录。按照本书的体例,前人文章已佚而篇目尚有可考的,也附列其目,而严氏在这方面的遗漏也不少。第二,考订、收录都有一些错误。例如 谈疏6卷,本是晋简文帝司马昱作,而本书误题梁简文帝萧纲作;显忠录20卷,本是北魏王元怿作,严氏承隋书·经籍志之误,以为梁元帝萧绎作。又全晋文中以张俊、张悛为二人,其实“俊”是“悛”的讹误,二人实为一人。再如全宋文中收入孔璠( 一作孔璠之)佚文,考之隋志、两唐志,孔璠实为晋人。以上都是误考。至于全上古三代文中所收的 一些佚文,大都从后代的书中辑出,来源复杂,多有不可靠者。其中如太昊、炎帝、颛顼以及鬼谷先生之流,本身就是传说中的人物,其文章的可信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另外,鬼神仙妖之作,也一律照录,更是不妥当的。又如梁沈麟士祖德碑本是伪作,严氏辑入,这是误收。后汉王粲荆州文学官志“百氏备矣”一句之下,严氏辑本杂入文心雕龙·宗经一文中的188字,这是误合。第三,严氏写的作者小传,有些地方的行文措词,仍表现了很深的正统观念。例如全汉文 卷11 公孙述小传把公孙述的称帝称为“僭位”;同卷隗嚣小传把隗嚣与刘秀对抗称为“拒命”; 又如 全后汉文 卷106收入黄巾军 移书曹公,目录上就称为“流贼”。当然,这都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未可厚非严氏。
中华书局于1965年12月依照原书所载篇名,新编了 一个目录,又编了 一个作者姓名索引,在每 一篇名和作者下面,均注明页数,以便于读者查阅。
-
该诗以“飞燕”作意象,成功运用了对比反衬的艺术手法,首句写景题咏意象明丽、境界高远,极言帘之洁白非凡,见飞燕得宠之盛。末句言一人专宠,三十六宫尽皆失欢。“秋夜长”双关,既与首句“流玉霜”相应,又言从此无春意也。 这首诗通过赵飞燕的前
-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名句】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译文】以宽阔的心来容纳天下的物,以谦虚的心来接纳天下的善,以平静的心来议论天下的事,以深沉的心来观
-
池上有小舟,舟中有胡床。床前有新酒,独酌还独尝。熏若春日气,皎如秋水光。可洗机巧心,可荡尘垢肠。岸曲舟行迟,一曲进一觞。未知几曲醉,醉入无何乡。夤缘潭岛间,水竹深青苍。身闲心无事,白日为我长。我若未忘
-
古文观止·明文·徐宏祖·游黄山日记(后) 初四
-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斃。
名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斃。 注释: 奉: 奉养。啖(dan): 吃。 句意: 作君主的原则是, 必须先让老百姓生存。如果损害百姓来供奉自己,就象把大腿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
-
山娉婷,水婀娜,岩沉静,万佛山恍如灵韵秀致的少女。她青山为衣,秀水为裳,她虽不是国色天香,却也清丽婉约。如仙子回眸,淡淡一笑,顾盼
-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骐驎翳凤凰。芙蓉旌旗烟雾乐,影动倒景摇潇湘。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似闻昨者
-
明·佚名七夕之节,牛女佳期。银河清浅,玉露微茫。亘鹊桥于长空2,渡天孙于碧落3。闺人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有关童年的古诗词句,内容包括关于童年的诗句,描写童年的古诗句,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词。1.《牧童诗》宋代: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2.《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宋代:范成大昼出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