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山有枢》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山有枢,隰有榆。①子有衣裳,弗曳弗娄。②
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③
山有栲,隰有杻。④子有廷内,弗洒弗埽。⑤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⑥宛其死矣,他人是保。⑦
山有漆,隰有栗。⑧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⑨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注释】 ①枢:刺榆。隰(xi习):低湿之地。②曳:牵,扯起。娄:通“搂”,牵,拢起。曳、娄,均指穿衣。③宛:通“菀”,枯萎。愉:乐,享受。④栲(kao考):山樗,即臭椿树。杻(niu扭):檍树。⑤廷:同“庭”,庭院。内:堂和室。埽:通“扫”。⑥考:敲击。⑦保:安,居。指享有。⑧漆:漆树。栗:板栗树。⑨且:姑且。永:长,延长。永日:延长时日。
【译文】 高山上长着刺榆,洼地里长着榆树。你有那华衣丽裳,不穿不戴一何苦?你有那香车宝马,不驰不驱一何愚!哪天生病死去了,别人便会来享取。高山上长着臭椿,洼地里长着檍树。你有那兰庭椒室,不洒不扫咋居住?你有那名钟大鼓,不打不敲因何故?哪天生病死去了,别人便会来占据。高山上长着漆树,洼地里长着板栗。你有那美酒丰馔,何不日日鼓琴瑟。姑且寻欢作乐,姑且延长时日。哪天生病死去了,别人便进堂入室。
【集评】 宋·朱熹:“此诗……盖言不可不及时行乐,然愈深而意愈蹙矣。”(诗集传卷六)
清·方玉润:“此讽唐人富者徒俭而不中礼之诗,与前篇针锋相对。……此类庄子委蜕、释氏本空一流人语,原不足以为世训。然以破唐人吝啬不堪之见,则诚对症良药。二诗……词气抑扬之间,意旨迥别。”(诗经原始卷六)
今·陈子展:“山有枢,盖写行将没落之奴隶主贵族颓废自放之诗。”(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总案】 毛序曰:“山有枢,刺晋昭公也。”未免牵强附会。朱熹诗序辨说则谓:“此诗盖以答蟋蟀之意而宽其忧。”亦差强人意。细玩本诗,当以方氏“讽唐人富者徒俭而不中礼”之说为是。这是一首讽刺吝啬的富人对生活过分俭啬的诗。全诗三章,章章用兴,从笑处落笔,反复讽咏,每章末二句都对这种守财奴加以嘲笑,不满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流露出一定的颓废情绪。通篇词气潇洒,笔法诙谐,语言幽默,趣味无穷。
-
《满盛之家,不可以嫁子;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满盛之家,不可以嫁子;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周必大:游天平山录 周必大五月丁亥早,范至能、颜休文相别于阊门外,唐致远联舟绕城望姑苏馆而过,八里至横塘,又数里至黄山,又数里过木
-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不久被诬罢职,遂漫游北方,到过边塞。闲居十五年后,复出任文安县尉,唐玄宗天宝元年卒于官舍。 王之
-
索居的岁月这里多草,多风,多云,多雪这里少树,少荫,少热,少氧一叶薄帆随季节起落阳春刚来,寒冬又要露面紫外线炙烤出一脸茄紫难忍:缺
-
梁元帝(即湘东王)主张“情灵摇荡”。他对诗文非常注意。他在《金楼子·立言》篇里说:“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这就是说,要文字美丽,声音好听,读起来声调自然合适,能感动人。
-
殿前欢·感时 倪瓒 温啼红,杏花消息雨听中。 十年一觉扬州梦,春水如空。 雁波寒写去踪。离愁重,南浦行云送。 冰弦玉柱,弹怨东风。 倪瓒:(1301~1374年),
-
与妻书 林觉民意映①卿卿②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鲁教版,内容包括鲁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文言文古诗词,最好打出内容,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10首都要,只有题目也行,越快,山东教育出版社语文六年级古诗(上下两册)。【一年级上册】画 唐朝 王维 静夜思 李白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
-
古文观止·彭绍升·表微 沈忠伯馆【1】于上津
-
和平之音淡薄, 而愁思之声要妙; 欢愉之辞难工, 而穷苦之言易好。
名言: 和平之音淡薄, 而愁思之声要妙; 欢愉之辞难工, 而穷苦之言易好。 句意: 心情平和时发出的声音淡薄, 而忧愁时发出的声音美好。欢乐时写出的作品难于工巧, 而痛苦时作品容易写得好。 出处: 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