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诗《癸巳除夕偶成(其一)》翻译|译文|赏析|解读
癸巳除夕偶成(其一)
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①,忧患潜从物外知②;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注释】 ①漏:古代利用漏水量来记时刻的仪器,也借指时刻。迟迟:缓慢。②物外: 世俗之外。
【诗大意】 除夕夜家家户户笑语声声,时间也好像放慢了。远离了尘世的喧扰,忧思愁绪就暗暗涌上心头。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市桥上站着,抬头久久凝视着天边像月亮那么大那么明亮的一颗星星。
【赏析】 乾隆三十八年(1773),诗人回家乡常州过年,大年夜家家在守岁,人人都沉醉在节日的欢乐中,欢声笑语四起,经久不息,似乎这种无忧无虑的时光永远也不会结束,因而时间似乎放慢了脚步。在喧扰的尘世什么都可以不想,也没有时间去想,但是,饱尝了人间忧患之苦的黄景仁,此时此刻却各种忧思愁绪不由自主地暗暗涌上心头。全诗第一句尽情渲染除夕夜千家万户的欢乐气氛,完全是为了强烈地反衬诗人“众人皆醉吾独醒”的孤高情操和幽愤多思的性格。接下去这两句是进一步突出诗人的这种性格和他心中的无限忧思,使用的是近乎特写镜头的手法:在夜色苍茫的背景上,诗人独自站在高高的市桥上,默默地,久久地仰望长空,凝视着天边的一颗星星出神。周围是一片静寂,只是时而传来远处的笑语声,夜深人静,偶而有夜行人走过,也互不相识,互不干扰,默不作声,这时只有诗人内心的思潮澎湃翻腾,掀起层层波涛,无法平静。“一星如月看多时”为时人传诵,因为诗人通过“一星如月”生动地描写了一个人凝视沉思中的感受,同时表达了诗人忧思之深。星星和月亮本来大小很不相同,可是久久凝视,星星就显得越来越大,越来越亮,几乎和月亮一样大一样亮。可是诗人并不是在欣赏夜空中的这颗明星,而是深深地陷入了沉思。久久凝视天边的星星,正是由于内心的思绪万千。“悄立市桥人不识”的“悄立”也是用外形的静谧暗示内心的不平静。至于诗人在想些什么,是忧国忧民,还是为个人的不幸遭遇而感伤,还是两者兼而有之,这里都没有明说,而只是通过这种充满悲凉气氛的特写来唤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思忖。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特色是全诗没有正面着墨去写忧思,而只是描写诗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团聚笑语声声的时刻悄立市桥的特殊行为,从气氛的渲染和诗人默默无声凝视长空的形象来给人一种感染,让读者去体会诗人内心的忧患。这种写法远比正面诉说诗人的忧思更深刻,也更感人,这就是“无言胜有言”,“尽在不言中”。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免费古诗词鉴赏ppt,内容包括古诗词赏析朗诵ppt,古诗词的PPT赏析,求古诗词赏析的PPT文件.。八年级下人教版语文课本中的附录10诗1卷。 “从礼品的兄弟”(二) 汉末刘珍婷婷山松谷瑟瑟的寒风。 风一何盛,松一何劲! 冰霜是凄惨荒凉
-
天于人,无厚也;君于民,无厚也;父于子,无厚也;兄于弟,无厚也。何以言之?天不能屏勃厉之气,全夭折之人,使为善之民必寿,此于民无厚也。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华亭胡曾①陆机西没洛阳城②,吴国春风草又青。惆怅月中千岁鹤,夜来犹为唳华亭③。【注释】①胡曾,邵阳人。咸通中举进士,不第,尝为
-
中国童话《高洪波·鱼灯》鉴赏 高洪波1红尾是
-
邻居 别了,繁华的闹市!当我们离开我们从前的住室门口的时候,恰恰是早晨七点钟。那耀眼的朝阳正照在电车线上,发出灿烂的金光,使人想
-
《登高》 年代:唐作者: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①。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②。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③。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
-
南朝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地位最优越的,仍是门阀士族。他们世官世禄,把持选举,大修谱牒,禁止士、庶联姻,通过婚姻和仕宦两个途径,把自己
-
古文观止·陶渊明·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