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典小说《韩凭夫妇 》全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典小说《韩凭夫妇 》全文和鉴赏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 日出当心。”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来也;‘日出当心’,心有死志也。”俄而凭乃自杀。其妻乃阴腐其衣。王与之登台,妻逐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遗书于带,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赐凭合莽。”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谓此禽即韩凭夫妇之精魂。今睢阳有韩凭城,其歌谣至今犹存。
“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绫台。”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白头吟中的诗句。诗中所用的便是韩凭夫妇的典故,元代庾吉甫也曾用这个题材写过烈女青绫台的杂剧。韩凭夫妇还见于艺文类聚、法苑珠林、太平广记、敦煌变文集·韩朋赋诸书。它的故事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真可谓源远流长,显示了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力。
本文载搜神记卷十一。故事说韩凭的妻子何氏因貌美而被康王夺走,还把韩凭囚禁起来做苦役。何氏暗中给韩凭捎信,说明自己准备以死相抗。韩凭闻讯后自杀,何氏也从高台上跳下摔死。宋康王把他们夫妇分葬在两处,两个墓上却生了两棵相思树,根枝交错,缠在一起。还有一对鸳鸯双栖树上,晨夕不去。故事哀惋动人,歌颂了韩凭夫妇生死不渝的爱情,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残暴,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感情与愿望——对恶势力的憎恨、反抗和对忠贞爱情的颂扬。
韩凭夫妇故事结构完整,描写细致生动,特别是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在中国早期小说中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弥足珍贵。
据史书记载,宋康王是战国时宋国的暴君,他曾杀兄而自立为君。韩凭夫妇中的宋康王,也是这样一个形象。他夺人之妻,滥施暴刑,即便韩凭夫妻死后也不予合葬,表现了这个封建暴君的荒淫残暴。韩凭是个忠实于爱情的人,在见到何氏暗中给他的信后,便悲愤地自杀了。这个形象在文中着墨不多,却因“怒”、“死”二字被刻画得极为感人。小说中形象最鲜明的是韩凭之妻何氏。她对韩凭思念不已,密通书信,既不能与之相见,便以死明志,并言明“王利其生,妾利其死”,表现了何氏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恶势力的反抗。一对恩爱夫妻就这样被恶势力吞噬了。
然而,小说至此,作者又生妙笔:这对苦命夫妻化作精魂依然相思相恋。两个坟上长出两棵梓树,“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他们的精灵化作鸳鸯“桓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此情此景当是悲读人之心,感闻者之怀;同时也达到了作者表现爱与憎之主题的艺术效果。
干宝所著搜神记在宋代已不传,今本搜神记二十卷乃后人辑缀而成。因此韩凭夫妇出现在不同版本中内容有所差异。如今本“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句,太平寰宇记作“左右揽之,着手化为蝶。”唐人韩朋赋又有韩凭夫妇死后化石,乃化树,化鸳鸯。山堂肆考中说:“俗传大蝶必成双,乃梁山伯、祝英台之魂。又云韩凭夫妇之魂。”近人汪绍楹认为宋以后化蝶之说始广为流传。其实,化蝶也好,化树、化鸳鸯也好,都是人们对这个悲剧故事理想化的补充。韩凭夫妇的结尾与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之结尾是相似的,但韩凭夫妇更具有反抗的特点。康王的淫威没有得逞,而根枝交错的“相思树”与“交颈悲鸣”的鸳鸯鸟的传说至今为人们喜爱。
猜你喜欢
  • 宋词典故“东门黄犬”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东门黄犬 【出典】 见“上蔡”条。 【释义】 秦丞相李斯被诬谋反,父子同斩,死前,他哀叹再难携子出上蔡东门,牵黄犬猎狡兔。后世常用“东门黄犬”作为咏叹仕途凶险的典故。 【例句】 ①请看东门黄

  • 高适《塞下曲(贺兰作)》全诗赏析

    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君不见梁上泥,秋风始高燕不栖。 荡子从军事征战,蛾眉婵娟守空闺。 独宿自然堪下泪,况复时闻鸟夜啼。

  • 《木兰花慢 别西湖两诗僧赏析》

    【注释】:这首词以苍茫幽远的意境,描绘出词人倦于官场上的曲意逢迎,而渴望如山雀归林的心志,令人心高气远。词的上半阕写主客晤对的清欢。一起三句将诗酒清游的胜概写出,便有一种笼罩全篇的力量。“ 嫩寒催客棹 ”,不说自己起了游兴,而说是好天气催动

  • 杜甫《兵车行》全诗赏析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亭流血

  • 荆轲刺秦王古诗词大会讲解(谁能总结一下荆轲刺秦王的诗词并解释)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荆轲刺秦王古诗词大会讲解,内容包括谁能总结一下荆轲刺秦王的诗词并解释,荆轲刺秦王的讲解,荆轲刺秦王赏析。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

  • 《题画黄山》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弘仁 坐破苔衣第几重,梦中三十六芙蓉。 倾来墨沈堪持赠,恍惚难名是某峰。 弘仁(1610—1664),明末清初画家。本姓江,名韬,字六奇;一作名舫,字鸥盟;明亡后为僧,法名弘仁,号渐江学人、渐江僧、无

  •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和竖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赏析》

    【原题】:和竖伯梅六题一孤芳二山间三雪中四水边五月下六雨后每题二绝禁犯本题及风花雪月天粉玉香山水字十二绝

  • 毛泽东诗词《附感事呈毛主席·柳亚子》注释和鉴赏

    毛泽东诗词《附 感事呈毛主席 ① ·柳亚子》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八日 开天辟地君真健 ② ,说项依刘我大难 ③ 。 夺席谈经非五鹿 ④ ,无车弹铗怨冯驩 ⑤ 。 头颅早悔平生贱

  • 诗词《答人》全文、翻译和鉴赏

    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原诗今译】 我偶然来到了老松树下边, 高枕着石头,逍遥地睡眠。 山中从来没有什么历日啊, 暑往寒来,不知岁月时间。 【鉴赏提示】 读这首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