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箪食,一豆羹”注释、译文和感悟
注释
①箪(dān):古代竹编的盛饭的器具。②豆:古代盛汤的器皿。③嘑(hù):呵叱,唾骂,同“呼”。④尔:语气词,无意义。⑤蹴(cù):用脚踩踏。⑥万钟:比喻很大的一笔俸禄。
【译文】
孟子说:“一小筐饭,一小碗汤,接受了就能活命,拒绝了就会饿死,喝呼唾骂着施舍,旅途中正挨饿的人不会接受。用脚踩踏之后再施舍的食物,讨饭的乞丐也不屑一顾。对于万钟的俸禄,有些人不问是否符合礼义、该不该接受,就接受了。万钟的俸禄能给我增添什么呢?”
感悟
对于贪污犯,重点不是贪多贪少,而是贪与不贪。贪与不贪、罪与非罪,只是一念之差啊。因此见利思义、见得思义,面对诱惑,要想想该不该、能不能接受,是否符合道义、法律。
-
此词写于作者于公元1094年(绍圣元年)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时。词中以豪健的笔力,展示出作者面对人生磨难时旷达、倔强、伟岸的襟怀,表达了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整首词笔墨酣畅淋漓,洋溢着豪迈乐观的情绪。 开
-
木兰花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
楩楠枯峥嵘,乡党皆莫记。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巨围雷霆坼,万孔虫蚁萃。冻雨落流胶,冲风夺佳气。白鹄遂不来,天鸡为愁思。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良工古昔少,识者出涕泪。种榆水中
-
作者: 庄朝用 【原诗】:深居俯夹城(1),春去夏犹清(
-
火云初似灭,晓角欲微清。故国行千里,新蝉忽数声。时行仍仿佛,度日更分明。不敢频倾耳,唯忧白发生。
-
颜黎民君: 三月廿七日的信,我收到了,虽然也转了几转,但总算很快。 我看你的爹爹,人是好的,不过记性差一点。他自己小的时候,一定也是不喜欢关在黑屋子里的,不过后来忘记那时的苦痛了,却来关自己的孩子。但
-
范成大《步入衡山》宋山水诗鉴赏 范成大 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这首诗以朴素、洗炼的笔法
-
雪满原野白,戎装出盘游。挥鞭布猎骑,四顾登高丘。兔起马足间,苍鹰下平畴。喧呼相驰逐,取乐销人忧。舍此戒禽荒,微声列齐讴。鸣鸡发晏堌,别雁惊涞沟。西行有东音,寄与长河流。
-
浔阳迁谪地,洛阳离乱年。烟尘三川上,炎瘴九江边。乡心坐如此,秋风仍飒然。
-
泥土的梦是黑色的 当春天悄悄爬行在北温带的日子 泥土有最美丽的梦 泥土有绿郁的梦 葱森的梦 繁花的梦 发散着果实的酒香的梦 金色的谷粒的梦 它在梦中听见了田间的刈草镰 和风车水磨转动的声音和牝牛低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