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梅尧臣《田家》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梅尧臣《田家》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梅尧臣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

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

这首诗写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其时作者任建德(今浙江建德县)知县,全诗体察民隐,对辛劳一年,最后一无收获的农民的艰难处境深表同情。全诗借用古人名句,活用成诗。一是汉代杨恽报孙会宗书的“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一是三国时曹植七步诗“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杨恽诗讽刺朝廷混乱不治,曹植诗比喻兄弟相残,梅尧臣活用合成,写农民的贫困。诗人虽然屡为朝廷命官,但一生同情劳动人民,这首诗是一典例。全诗说,南山种豆,风雨打碎了豆荚,结果空收了一捆豆萁,虽然还有豆萁可烧,却没有豆子可煮,连那“煮豆燃萁”也不可能了,可谓凄苦已极。

全诗风格简淡质直,自然朴实,用典娴熟,并不刻意求工,却颇为工绝。“碎荚落风雨”一语,意为“风雨落碎荚”。此为适合律诗格律要求而故意作倒装句式。此句格律为“仄仄仄平平”,如改成顺说则不入律。这种倒装手法,诗家多见。杜甫秋兴八首有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为突出长安景物“香稻”和“碧梧”,便不顺说成“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韩愈雪诗“舞镜鸾窥沼,行天马渡桥”,合于五言诗格律“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如顺说成“窥沼鸾舞镜,渡桥马行天”,便不可讽诵。

全诗无景物描写,因而不乏借景喻情,情景交融,而是通篇用典叙事。典源为历史故事,所叙之事则存目前,作者用典叙事而不生扞格,以旧事状目前,寄寓作者的深挚之情,构思自然却又深远。作者平生努力反映现实生活,力克西昆体浮靡之风,革新诗体。活用典事以写实,寓情其中,盖革新意之一端。欧阳修六一诗话曾引用梅尧臣语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以典事叙事,寓之深情,真一惬事,倘无对史事和现实的理解,无才气和灵感,是无法调遣前人,为我所用而获惬意的。

猜你喜欢
  • 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

    【名句】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 铁门限: 即铁门槛,喻人寿长久。土馒头: 指坟墓,因形如馒头。句意: 纵使有千年的寿命,最终也得有一死。这两句原出于初唐王梵志的两首诗: “世无百年人,强作千

  •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全诗赏析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蜺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韦应物《任洛阳丞请告一首》全诗赏析

    方凿不受圆,直木不为轮。揆材各有用,反性生苦辛。折腰非吾事,饮水非吾贫。休告卧空馆,养病绝嚣尘。游鱼自成族,野鸟亦有群。家园杜陵下,千岁心氛氲。天晴嵩山高,雪后河洛春。乔木犹未芳,百草日已新。著书复何

  • 白居易《人定》全诗赏析

    人定月胧明,香消枕簟清。翠屏遮烛影,红袖下帘声。坐久吟方罢,眠初梦未成。谁家教鹦鹉,故故语相惊。

  • 寓言“不禽不兽”注释、翻译和解说

    凤凰寿,百鸟朝贺,惟蝙蝠不至。凰责之曰:“汝居吾下,何踞傲乎?”蝠曰:“吾有足,属于兽,贺汝何用?”一日,麒麟生诞,蝠亦不至,麟亦责之。蝠曰:“吾有翼,属于禽,何以贺与?”麟凰相会,语及蝠之事,互相慨

  • 大学全集《第五章·知本》原文赏析与注解

    知本 朱本称此章为“传之四章,释知本”。旧本在“止于信”下,朱熹移于此。此章征引孔子的话,说明要知道只要我有光明正大的德行,自然

  • 苏轼《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全诗鉴赏

    卓然精明念不起,兀然灰槁照不灭。方定之时慧在定,定慧寂照非两法。妙湛总持不动尊,默然真入不二门。语息则默非对语,此话要将周易论。诸方人人把雷电,不容细看真头面。欲知妙湛与总持,更问江东三语掾。

  • 古文辞类纂《苏代说齐不为帝》全文

    苏代说齐不为帝 苏子说齐王曰:“齐、秦立为两帝,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王

  • 春日登云龙山憩放鹤亭 (清)阎焜

    仞冈头碧可攀,凭栏放眼到尘寰。 二分红杏三分柳,万里黄河九里山 ② 。 乱石盘盘羊可比 ③ ,晴云冉冉鹤知还 ④ 。 风流仿佛今仍在,春水时鸣涧谷间。 ①此诗写春日憩于云龙山顶放鹤亭所见周围的美丽景色

  •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古代诗歌精选

    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抒发怀旧之情的诗。通过描写清晨送别好友,抒发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等,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人生短暂,友情却能超越时间的主题,读来令人感怀万千,教人思考人生的真谛。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