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别舍弟宗一》全诗鉴赏、诗意解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十二年以后,即元和十一年(816年)春,他的堂弟柳宗一从柳州赴江陵,柳宗元在贬所怀着对贬谪生活的愤怨,和对舍弟远去的怀念,写下了这首文情并茂的好诗。在艺术表现上深而又深,充分发挥了艺术语言的抒情写意的功力。
“零落残魂倍黯然”,从意态入手,把贬地伤别,写得分外深重。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江淹别赋开篇之句云: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形容牵心的别离,可以使人“黯然销魂”;而“黯然销魂”就是魂不守形,并因之而面形失色。柳宗元心感别离,并知江淹之句,当然也要“黯然销魂”的;但是柳宗元的实际感受却远不止如此,因为他的此地之别还有特殊的心理感受。十二年前的革新政治的失败,使他被正统的守旧派贬居这荒僻的远州,自己的切身命运与心神感受,早已经够得上是“黯然销魂”了。因此,今日与舍弟之别,只能是“销魂”之后的“销魂”,“黯然”之上的“黯然”;这时说别离销人“零落残魂”,倍使人神色“黯然”;也是言以述意之辞,不是为文而造情之语。
“双垂别泪越江边”,这一句诗不仅蕴意深厚,又能承上启下,并把全诗的伤别离与悲贬谪的内容联结为一体。从人之常情来说,在异地他乡,兄弟分离,各自难免不无伤感,但在本诗中的情势,要比这严重很多,兄弟二人“双垂别泪”,泪入柳江。就原因来说,第一句的“零落残魂倍黯然”,必然导致“双垂别泪越江边”的结果。这样,此句就收结了首联。但是本句中也暗示出,这次越江边上的分别,不仅是前事令人黯然神伤,还有别后之事更销“零落残魂”。因为宗一走后,诗人自身还要谪居这里, “双垂别泪”的兄弟二人,都知道这里是一个什么所在之处。这在诗意上把本诗的第二、第三两联引出,成为结构的关键因素。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这是“双垂别泪”的前事,但是这里除了时间上的“十二年”是属于过去的事之外,其余者对于身历其事的柳宗元来说,都是无望改变的现时与未来的际遇。因此,在绝大程度上,也可以说这是今事与后事。作为前事来说,那遭遇是足以令人销魂的。从京都长安被放逐到柳江边上这荒僻之地, “一身去国”,竟还远距“六千里”;“万死投荒”,已经长达“十二年”。这四重苦难中的每一重,都对人是严重的摧残,而柳宗元却一身承受,形容这种情境是“零落残魂倍黯然”,并不算夸张。更何况见诸往而知来者,在这个去国投荒的谪居之地,忧患余生,老死边州,已成为可以预见之事。为此,兄弟二人在分别时“双垂别泪”,也正是为可悲的未来而伤情。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这是分别表现兄弟二人的处境皆难。留居在柳州的柳宗元,常要感受那黑云翻墨似的瘴气的侵袭;远行的柳宗一,前路上江湖水很深,波浪滔天。在这住亦难、行亦难的险恶的世道中,兄弟二人互相关怀、互相叮嘱的深情厚意,完全寓写在这一联好似单纯写景的诗行中了。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这是柳宗元向宗一表示别后的相思之意。生活中的杨柳树,天涯到处,四季长生,敏感风雨,情态依依,向来是离别人的证物。诗人告诉宗一,你去后我每天都会思念你的,在你所居住的荆门郢都,只要看到杨柳的烟光,那都是我的相思梦色所染成。柳宗元在这里把“相思梦”与“郢树烟”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感情对象化,使自然人化,有力地加强了诗的审美价值。
-
早闻牛渚咏,今见鶺鸰心。羽翼嗟零落,悲鸣别故林。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万里独飞去,南风迟尔音。
-
《清平乐》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日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①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 ②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注释】 ①江似练: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澄江静如练。”②
-
夜光不自献,天骥良难知。从来一狐腋,或出五羖皮。贤哉江东守,收此幕中奇。无华岂易识,既得不自随。留君望此府,助我怜其衰。二年促膝语,一旦长揖辞。林深伏猛在,岸改潜珍移。去此当安从,失君徒自悲。念君瑚琏
-
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一人独钓一江秋王士祯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 作品赏析【黄鹤注】数首俱上元元年初营草堂时作。觅桃、觅竹、觅榿、觅松、觅果,皆营草堂时渐次栽种者。从朱本,因类附之。桃栽二字连用,犹俗
-
诗经·王风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是一首抒发思念情人的民歌。诗中所写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编筐篮,纤维可织葛布。萧,也是
-
二十年来,西湖船的形式变了四次。我小时在杭州读书,曾经傍着西湖住过五年。毕业后供职上海,春秋佳日也常来游。现在蛰居家乡,离杭很近,更常到杭州小
-
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入瑶华咏,从兹播乐章。
-
清江悠悠王气沉,六朝遗事何处寻。宫墙隐嶙围野泽,鹳鶂夜鸣秋色深。
-
我嗟缰锁若牵拘,久羡南山去结庐。自顾岂劳君借誉,偶然章服裹猿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