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李清照《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永昼:指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金兽:兽形的铜香炉。纱厨:即纱帐。东篱:代指种菊的篱园。陶渊明饮酒诗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东篱:泛指采菊之地。暗香:幽香。本指梅花,这里承上句指菊花。
【鉴赏导示】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南宋著名女词人。她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擅长,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词,多写离别相思之情,写闺中生活。后期由于遭受国破家亡的灾难,词作为之一变。主要抒写自己孤独凄苦的情怀,其中又寄寓了家国之思,隐含了对现实的某些不满,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其词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形象,语言明白如话,而又精练准确,珠圆玉润,富有音乐美和表现力。在两宋词坛中独树一帜。其词被称为“李易安体”。这首词表面上写词人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之感,实际上她所表现的,是词人在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鉴赏】
李清照是著名的女词人,曾经有过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然而金人的入侵破坏了她的美好生活。靖康二年,徽、钦二帝被虏,朝廷南迁,她和丈夫赵明诚一起流亡江南。两年后,丈夫突然病故,从此李清照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正是因为她与丈夫有过恩爱相处的生活,所以一旦分别,则倍加思念和伤感。这首词,写词人离别丈夫时的无限相思的愁情,真实地反映了李清照对丈夫丢魂般的思念之情。
通篇围绕一个“愁”字来构思。上片写白天夜晚的愁闷孤寂。开篇第一句就点出了“愁永昼”,为什么整日忧愁,原来“佳节又重阳”。含蓄地告诉我们是因为与她的心上人离别了。一个“又”字,道出了重阳节时,她和丈夫曾欢聚的经历。“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她对离别的丈夫更思念了,她也更孤独寂寞了。“凉初透”表面上写秋意,实则还是含蓄地表明没有心爱的人在身边给她温暖而倍感孤独、凄凉。下片写作者借酒消愁,愁绪难遣的情景。黄昏时分,对菊独赏独欢,离愁更是无法排遣。末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尽秋风瘦菊、佳节冷落的环境,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情态。黄菊本具清瘦、秀丽、高雅之态,在秋风中更显得婀娜柔弱了,而人也会因离愁而体瘦神伤的。“人比黄花瘦”语出惊人,让人慨叹不已。特别是“瘦”字,尤是全词的词眼所在。“瘦”字集中、形象地表现了作者愁绪缠身之重、相思之苦。正是这样,词人才以这句绝唱作为全词的结尾,瘦字又与前文的“愁”字相呼应,使全词深深地留在读者的脑海之中。因而“人比黄花瘦”为抒写思念之情的千古佳句。末三句,比拟新奇,含蓄丰富,情思无尽。
【鉴赏要点】
[1]名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比拟新奇,含蓄丰富。
-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挠,是君子之勇。
名言: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挠,是君子之勇。 注释: 权: 权贵。举: 全。与: 给予。挠: 屈服。 句意: 正义在手, 就不曲从权贵, 不顾利害得失, 即使
-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是孟浩然诗歌的代表作,也是盛唐田园诗的名篇。它是孟浩然四
-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 则疾可己, 身可话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 而医之所病, 病道少, 故病有六不治: 骄恣不论于理, 一不治也;轻身重财, 二不治也; 衣食不能适, 三不治也; 阴阳并
名言: 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 则疾可己, 身可话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 而医之所病, 病道少, 故病有六不治: 骄恣不论于理, 一不治也;轻身重财, 二不治也; 衣食不能适, 三不治也;
-
屈原《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 2 ,冲风起兮横波。 乘水车兮荷盖 3 ,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4 。 鱼鳞屋兮龙堂 5 ,紫贝阙兮朱宫 6 , 灵何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西游记第一百回古诗词翻译,内容包括《西游记》第一回古文翻译,求西游记第100回白话文,请问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一百回中的原文是怎样写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 朝代:明代 第一回古文翻译: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下分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在东胜神洲傲来国
-
稠岭的四年时光,多少个日日夜夜,不堪回首。 独独怀想一个雪夜,怀想雪夜中我曾经伤害的一只鼠。 那一夜,本来我都已经上床躺下了
-
莫瑶自生长,名字无符籍。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夜渡千仞谿,含沙不能射。
-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
-
【注释】:这首词写得气势豪迈,饶有兴味。将作者的那种淡薄功名、慷慨悲歌的气韵,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它是作者送友人廖叔仁去京城赴任时所作。廖叔仁,生平不详。阙,宫阙,这里指南宋朝廷。“日近”两句是说临安的宫殿巍峨,高高的觚菱仿佛接近红日,宫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