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山坡羊(晴云轻漾) 原文和鉴赏
西湖杂咏·夏
晴云轻漾,薰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映湖光,逞 新妆,笙歌鼎沸南湖荡,今夜且休回画舫。风,满座凉; 莲,入梦香。
【鉴赏】这首曲描绘了一幅清淡高雅的晴湖泛舟图,充份表现了作者 与友人夏日一起载酒游湖的情景。
“晴云轻漾,薰风无浪”,散曲一开始,作者就以其拿手的炼字功夫,刻 画出了一幅湖上美景:晴云碧水,湖光荡漾。“漾”字非常的传神,既漾出了 天光云影,又漾出作者的怡悦之情。薰风,东南风,和风。在中国古典诗词 中常指温暖醉人的风,如“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江淹别赋),“薰风燕乳” (吴文英澡兰香)。“开樽”即饮酒。在此良辰美景下,怎能不与友人一起 饮酒赏乐?一个“争”字形象地写出了丝竹齐奏、酒杯频传的热闹气氛。开 篇的寥寥数语,便写出了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事件和人物的心情。
接下来“映湖光”三句,写游女如云,笙歌满耳。盛妆靓饰、千娇百媚的 美女伴着音乐在这湖光山色中放声歌唱。柳永望海潮“羌管弄晴,菱歌泛 夜”描绘的就是西湖的这种情景。西湖面积约五平方多公里,虽不如洞庭湖、 太湖那样波澜壮阔,但碧波荡漾,也很开阔。即使湖面上荡漾着再多优美的 音乐和歌声,也不至于“笙歌鼎沸南湖荡”,作者显然用的是夸张手法,将画 境、诗意、音响融为一体,从而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士民同乐的游乐图卷。
作者接下来笔锋一转,从“白日”到“夜晚”,由“热闹”到“宁静”,写笙 歌散尽游人去后,作者仍将流连于西子湖中。“风,满座凉;莲,入梦香”不 仅呼应首句的“避暑”,而且还点出西湖又一迷人之处,即十里荷花。以风 写荷,唐代郑谷有“倚槛风摇柄柄香”(莲叶),宋代周邦彦有“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苏幕遮)的描写。湖面上盛开的荷花伴随着阵阵薰风,送 来了清幽的荷香,沁人心脾,作者沉浸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中,酣然入梦。
元赵孟在薛昂夫诗集叙中称薛氏诗词“激越慷慨,流丽闲婉”,这 首词就充分表现了其创作风格“流丽闲婉”的一面。
-
部编版六上古诗词三首板书设计(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部编版六上古诗词三首板书设计,内容包括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课《古诗词三首》字词解释、诗文翻译,四年级第一课的教案古诗词三首,小学语文四几年级下古诗词三首板书设计。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你别动我的心宿建德江宿建徳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zhǔ)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字
-
庾信诗《拟咏怀·畴昔国士遇》 畴昔国士遇,生平知已恩。直言珠可吐,宁知炭欲吞!一顾重尺璧,千金轻一言。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无因同武骑,归守灞陵园。 本篇为《咏怀诗》的第六首。庾信十五岁便进入东宫为
-
【原题】:计友载酒沧江海棠下公许以上寿亲庭不克与胜赏翌日招饮出示新作敬和元韵
-
(解题) 本篇非如其他篇以首句的二三字为题,而是就主节故事的主人公为名。故事是虚构的。 主旨在以无识无知,与鸟兽同居为至德之世,以求悦其志意,养其寿命。反对有为制作。对于名利,以为 “名利之实,不顺于
-
作者: 丘立才 轻盈而亲密的颤响, 是雨点打着死叶
-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高适 还山吟, 天高日暮寒山深, 送君还山识君心。 人生老大须恣意, 看君解作一生事。 山间偃仰无不至, 石泉淙淙若风雨,
-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 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缴卷。 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
-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界为本也》经典解读 境界为本也 严沧浪《诗话》谓:“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
-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名言: 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注释: 释: 消除。 句意: 不以个人的利益为利益, 而应让天下的人都得到利益; 不以个人的害处为害处, 而应该让天下的人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八上语文鲁教版全部古诗词,内容包括鲁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语文八年级上全部古诗词鲁教版,鲁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外古诗所有(鲁教版,五四制的)。语文八年级上册全部古诗词(鲁教版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