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一钱莫救》意译和解说
——广笑府
【意译】
有一个人,性格极其吝啬。有一次过道遇见溪水刚刚涨起,为了不出渡钱,就拼命地涉水而过,走到中间,被急水冲倒,随波漂流了半里多路。他的儿子在岸上,到处找船救他。船夫向他儿子要钱,一钱才肯去救,但是儿子只肯出五分,双方讨价还价很长时间也定不下来。此人临死之前,回过头来对他儿子大声叫道:“我儿我儿,五分便救,一钱莫救。”
【解说】
此父临死之前还大呼:“五分便救,一钱莫救。”此舟子看见人都快死了,还在坚持一钱方往,五分不救。此父子要钱不要命,此舟子也何尝不是视钱大于命;此父子性极鄙啬,此舟子看来性亦刻薄,他们均应受到谴责。大千世界究竟以何维系?主体本应是人,人间之情将众生联在一起,没有人间的感情又何谓是人?!商品世界不可缺少金钱,但金钱是客体,是身外之物。如果人类和金钱发生主客体异化,金钱成为一种人间交往的唯一纽带,那是令人可怕的,也是十分残酷的。在此父子的眼中一条命也只值五分钱,尽管命是自己的或者是骨肉的,多一分也不行;在舟子眼中,一条命只值一钱,少一分也不救,即使此人淹死,也不过没有得到一钱而已。以此类推,只要有钱,又有何事不敢做?又有何事不可做?本来命就不如钱嘛!“金钱是万恶之根源”也就是这个道理。
【相关名言】
凡是守财奴都只知道眼前,不相信来世。
——法国·巴尔扎克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朱熹
-
养生学著作。两卷。梁陶宏景撰。约成书于梁大同二年(536年)。(撰者事迹参见“《真诰》”条) 本书乃作者收集先秦诸子有关养生的论述约四十家之言,辑录而成。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教诫篇、食诫篇、杂诫忌禳害
-
金钱花罗隐①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若教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劚将②。【注释】①罗隐:见《蜂》。②劚(zhǔ):砍伐。【诗
-
陈子昂诗《感遇(其一)》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感遇
-
春柳南陌态,冷花寒露姿。今朝醉城外,拂镜浓扫眉。烟湿愁车重,红油覆画衣。舞裙香不暖,酒色上来迟。 作品赏析原序:寒食,诸王妓逰,贺入座,因采梁简文诗,调赋花逰曲,与妓弹唱。--------------
-
《平水韵》 春忆西楼别绪风,黛眉咫尺不由衷。 都将回首樽前尽,却把相思枕上空。 烛火杳冥衾梦里,更声寥寂索怀中。 堤塘旧柳今时去,泪点轩窗湿朔鸿。
-
韩退之河南令张君墓志铭 君讳署,字某,河间人。大父利贞,有名玄宗世,为御史中丞,
-
张翰思吴江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作者简介张翰,生卒年不详,字季鹰。吴郡吴(今江苏苏州
-
张祜禁门宫树月痕过, 媚眼惟看宿露窠。斜拔玉钗灯影畔, 剔开红焰救飞蛾。张祜,字承
-
散文·朱熹文《诗集传序》 或有问于余曰:“诗何谓而作也?”余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
-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