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注释、译文和感悟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注释、译文和感悟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
【注释】 ①正:清静无欲,正道。奇:出其不意,奇法。无事:不妄为、不滋扰,自然无为。②自化:自我化育,自然发展。
【译文】 以清静无欲之道治理国家,以出其不意的方法用兵,以不滋扰、自然无为的策略取得天下。得道的圣人说:“我自然无为,人民就自然发展;我喜欢清静,人民就自然自立;我不滋扰,人民就自然富裕;我不贪婪,人民就自然朴实。”
【感悟】 道家在政治上主张自然、无为、无欲,这是对当时的统治阶层君权、苛政、化民等政治思想的警示和修正。
亲民、富民、安民的根本途径是以民为本、以民为主,给予人民充分的自主权。

猜你喜欢
  • 《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全诗|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王安石 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旱云六月涨林莽,移我翛然堕洲渚。 黄芦低摧雪翳土,凫雁静立将俦侣。 往时所历今在眼,沙平水澹西江浦。 暮气沈舟暗鱼罟,欹眠呕轧如鸣橹。 颇疑道人三昧力,异域山

  • 晏殊《中秋月》全诗鉴赏

    一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华孤。

  • 李商隐《泪》全诗赏析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赏析》

    组诗的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一再鸣”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三四句写“有感”正面。一个“欲”字,一个“怆”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第一首以沉郁胜,第二首则以雄浑胜。第一首似

  • 国学名句“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出处和解释

    【名句】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 语出汉代徐干《中论·修本》。道路不艰险,就识别不出马的好坏;责任不重大,就无法了解人的德行。说明只有通过实践的考验,才能看出人的德才之高低。

  • 桂陵、马陵之战

    【说明】 《通鉴》 卷二记载了桂林、马陵之战。 齐、魏的桂林、马陵之战发生于战国中期。 战国时代(前475—前221)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的时代。当时有魏、赵、韩、

  • 《子夜歌·三更月赏析》

    这首《子夜歌》是思妇的子夜的悲歌。上阕紧扣题目描写子夜深闺的寂寞凄凉,下阕抒发思妇的愁苦之情。词虽是写的传统题材,但写景与写人的结合,刻画人物的矛盾心理,却独具特色。   开头即直写三更之月,对应词题。然三更,午夜也,正是人们熟睡之时

  • 中小学古诗词教育部新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中小学古诗词教育部新,内容包括入选教育部最新规定的20首必背古诗文究竟有多经典,教育部下发的小学古诗文必读篇目是,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背50首古诗是哪50首急急急。入选了教育部最新规定的新版教材中的古诗文一定是很经典的篇章,无论是从描写意境方面、还是从抒发感情方面。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遗留下的宝贵的

  • 《从军行七首赏析》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独上 一作:独坐)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

  • 《齐人有一妻一妾》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原 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①者,其②良人③出,则必餍④酒肉而后反⑤。其妻问所与饮食⑥者,则尽富贵⑦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⑧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⑨来,吾将瞷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