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品花宝鉴》原文和解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品花宝鉴》原文和解析

品花宝鉴

清代白话长篇狭邪小说。又名怡情佚史、京华群花宝鉴、都市新谈、燕京评花录。六十回。不题撰人。由序知作者为陈森。陈森,字少逸,号采玉山人、石函氏,毗陵(今江苏常州)人。成书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幻中了幻斋初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幻中了幻斋后刊本,藏上海古籍出版社;清咸丰刊本,藏郑州大学图书馆;申报馆排印本,藏河南省图书馆;1931年受古书店铅印本,藏杭州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幻中了幻斋刊本,1989年宝文堂书店排印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幻中了幻斋后刊本,1993年齐鲁书社“中国古典小说普及丛书”排印幻中了幻斋刊本。

翰林院侍读学士梅士燮之子梅子玉,号庾香,年方十七岁,才貌出众。一日,好友颜仲清、史南湘来访,三人同赏南湘新作曲台花选,其中开列名伶袁宝珠、苏蕙芳、陆素兰、金漱芳、林春喜、李玉林、王兰保和王桂保等八人,称他们才、德、貌极为出色,并对每位都各有赞语评说。梅子玉虽出身绅衿之家,却没有沾染上京城捧戏旦的恶习,故不以为然。后偶见初入京师的杜琴言、秦琪官,惊叹美貌。正月初六又亲睹琴言演出寻梦,更叹服其色艺冠群,不禁朝思暮想。那杜琴言十岁时,父母双亡,从此沦落梨园。而当时梨园优伶多为人狎侮。琴言一次梦见万树梅花,香雪如海,正观赏之时,突身陷入坑,却被一美少年相救。琴言这次乍见子玉,便认其为梦中救他出陷坑之人,也对子玉思慕不已,时刻放在心上。直至怡园赏灯之夕,两人才在名公子徐子云的巧制灯谜和移花接木安排下,欣然相会,相互引为生平第一知己,缠绵于缱绻之情中。

此时有一个无赖魏聘才来投靠梅府,希望得到提携。聘才伶牙俐舌,子玉乐意和他相处。不料,梅学士赴任江西学差,聘才遂改换门庭,投靠京城华公子家。

却说子玉、琴言一别,因身份、地位悬殊而久久不得再见,两人都神牵梦绕,相思成疾。琴言在自己的住所及随身所穿的服饰上均遍布梅花图案,睹梅思人。而子玉为了钟情琴言,把自己用的荷包、扇络等物都做成琴的样式,借此寄托情思。

魏聘才另觅新主后,忘却梅府恩情,以怨报德,因曾贪恋琴言美色遭到拒绝而

清幻中了幻斋后刊本品花宝鉴扉页书影

清幻中了幻斋后刊本品花宝鏊正文书影

怀恨在心,故不仅花钱雇人凌辱琴言,又怂恿华公子买进琴言。这时浪荡子奚十一也想用钱收买戏弄琴言,连连威逼琴言,琴言只得投靠权势灼人的华府权且避祸。临进华府之前,他托人赠物给子玉。子玉见后,神魂颠倒,语无伦次,大病一场。

梅母听儿子病中常呼琴言名字,就托人设法带琴言来府中与子玉相会,两人互诉衷肠,子玉心稍宽,病也渐愈。奚十一和魏聘才则色心不改,在宏济寺狼狈为奸,设圈套侮弄琴言,琴言置威胁利诱于不顾,宁死不屈,愤然把奚十一的翡翠玉镯摔碎于地。琴言私出华府会见子玉后,被华公子冷落,逐出华府,又逢师娘逼债,处境十分窘迫。幸有同道名伶苏惠芳、袁宝珠、陆素兰等人慷慨解囊集资,搭救了沦落风尘,受人挟制侮弄的琴言。又有仗义的徐子云公子相助捐款,使琴言还了债,赎身出师。

琴言赎身后暂住徐公子家中,子玉得常在怡园与他相见,很是高兴。这时有个叫王胡子的书商到怡园来,众人听说他极善扶乩,便请他占卜。琴言问身世,仙人说他前世是女子,十五岁就夭折。寄居徐府的名儒屈道生问卜,仙人判说他前世是琴言的生父。那屈翁年已六十,学富五车,却时乖运蹇而不得志,曾评说琴言“虽非富贵中人,却不失为清高一路,心性孤傲,若不愿为,虽死不从,若心甘情愿,又死而无怨”。屈翁与琴言都孤寂无依,互有好感,又有子玉等人从中撮合,琴言遂拜屈道生为义父,从屈姓,改名勤先,号琴仙,改去优伶面目,随父在怡园内海棠春圃住下读书。

不久,屈被任为南昌府通判,琴仙随父赴任江西。临行前的端午节,琴仙与子玉驾船游览,难舍难分,洒泪而别。琴仙和屈翁途经江陵,屈道生游清凉山不慎跌伤,得半身不遂之症,移居护国寺后,延医调治无效而亡。琴仙主仆在寺中守灵,忍饥挨冻,境况困窘。正在此时,子玉父亲梅士燮擢升吏部左侍郎,赴京城途经江陵,听说旧友屈道生义子在寺中守丧,便慨然买棺葬殓,还带了琴言回转京城家中。这时子玉也在秋闱应试,三场皆捷,荣膺编修之职,并已择吉完婚,新妇琼华面目酷似琴言。琴言住进梅府后,士燮嘱子玉尽心教他读书,琴言从此脱离苦海。

与此同时,破落书香门第出身的田春航游学来京,他狎优成癖,不思上进,流落街头。他喜爱名伶苏惠芳,因而天天暗中跟随苏的行踪。如此一个月,苏有所察觉而感动,等当面见到田春航后,见他容貌俊秀,谈吐高雅,两人便结成知己。苏惠芳虽是优伶,却有慧眼,劝春航不要再去花街柳巷,应专心于功名事业,还出钱资助扶持他,对他一片恩深情厚。春航感其真诚,改掉纨绔习气,终日在宏济寺中刻苦攻读。不久果然不负惠芳一片苦心,高中状元,并与名门闺秀成亲。春航便将苏惠芳接到家中同住,以诤友相敬待之。

惠芳、宝珠、素兰等诸名伶为终身前途着想,弃梨园旧业,改行经商,合伙出资开了“九香楼”店铺,卖些古董、书画、针线、绸缎等物,以维持生计。这时,九位名伶俱已赎身出师,都搬在店铺中住,从此“跳出了孽海,保全了清白身子”,得到了较好的归宿。为了表示彻底与被歧视看轻的梨园伶优决绝,九人将所存的舞衫歌扇、翠羽金钿等物,当众一并焚化,只见火光五色,吐金闪绿,这些梨园旧物遂尽成灰烬。

猜你喜欢
  • 鲁迅《兔和猫》散文全文

    兔和猫住在我们后进院子里的三太太,在夏间买了一对白兔,是给伊的孩子们看的。这一对白兔,似乎离娘并不久,虽然是异类,也可以看出他们的

  • 白居易《闲居自题》全诗赏析

    门前有流水,墙上多高树。竹迳绕荷池,萦回百余步。波闲戏鱼鳖,风静下鸥鹭。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趣。吾庐在其上,偃卧朝复暮。洛下安一居,山中亦慵去。时逢过客爱,问是谁家祝此是白家翁,闭门终老处。

  • 骈文《豪士赋序》原文、注释和解析

    夫立德之基有常,而建功之路不一 〔2〕 。何则?循心以为量者存乎我,因物以成务者系乎彼 〔3〕 。存夫我者,隆杀止乎其域 〔4〕 ;系乎物者,丰约唯所遭遇 〔5〕 。落叶俟微风以陨,而风之力盖寡 〔6

  • 《君子莫进于学,莫止于画,莫病于自足,莫罪于自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君子莫进于学,莫止于画,莫病于自足,莫罪于自弃。》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二程集·论学篇》,治学禁忌类名言句

  • 国学名句“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出处和解释

    【名句】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语出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做事之前不再三考虑,最终一定会后悔,人如果能遇事忍让,自然不会有烦忧。说明人必须动必三思,遇事忍让。

  • 捕蛇者说

    【题 解】《捕蛇者说》是传诵不衰的著名篇章之一。“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

  • 关于勤奋和坚强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勤奋和坚强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努力拼搏顽强精神的古诗名句,关于坚持努力的古诗词,关于坚持努力的古诗词。事业: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不是一番寒彻骨,

  • 西方文学·马尔克斯

    西方文学·马尔克斯 最负盛名的魔幻现实主义作

  • 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是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为夺取广东政权,推翻国民党统治,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在广州发动的城市工农兵联合武装起义。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决定乘广州敌人兵力相对空虚

  • 范仲淹《鸣琴》全诗鉴赏

    思古理鸣琴,声声动金玉。何以报昔人,传此尧舜曲。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