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麦子和稗子》全文和鉴赏
——据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13章
这则寓言原来是耶稣向信徒们宣传天国奥秘的。撒种者指耶稣,撒稗的仇敌指魔鬼。麦种指善人,稗指恶人。收获之时指世界末日,那时善恶分明。但它在思想和写法上都能给人其他方面的启示。
寓言叙述了两组人物的对立和互补关系。一组是撒种者和仇敌,另一组是撒种者和仆人。仇敌使用鬼蜮伎俩,撒种者则老谋深算。故事没有沿着撒种者与仇敌“斗智”的线索展开,对仇敌的暗算,寓言只交代一下便收了笔;主要篇幅是写撒种者的突发奇想——如何根除稗子的对策。撒种者与仆人的对话,有如流云舒展,从容自如地展露出一片睿智的霞光。仆人的焦虑,衬托出撒种者的冷静思考;撒种者讲清楚所持对策的同时,也就表达清楚了所持对策的充足理由和由此而表现出来的智慧。独辟蹊径的叙述方式令人耳目一新,产生出严谨的逻辑魅力。
寓言告诫人们:“除根”并不能根绝稗子,只有等到良莠可分的时候“斩草”,即使不“除根”,也能除恶。只求锄根,不着眼灭种,后患潜伏,遗害无尽。这种冲破习惯思维定势的用新角度透视问题的新思维,可以说是这则寓言所奉献给读者最珍贵的心智果实。
寓言还暗示我们:根除“莠”,可以作到不误伤“良”;对于“莠”,只要处理的时机和方法得当,是满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于人类的。“捆成捆, 留着烧”,稗子成了人类烧饭取暖的燃料,这不就是坏事变好事么?
-
篮舆三日山中行,山中信美少旷平。下投黄泉上青冥,线路每与猿猱争。重楼束缚遭涧坑,两股酸辛饥肠鸣。北度飞桥踏彭铿,缭垣百步如古城。大钟横撞千指迎,高堂延客夜不扃。杉槽漆斛江河倾,本来无垢洗更轻。倒床鼻息
-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①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②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③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④ 遂命酒
-
县城一瞥秋日,鄯善街巷里,金色光芒柔柔地抚照马拉“的士”,旅人乘坐在摇篮一样的车厢里,身体随着马车的晃动扭摆着。欢快的唢呐声一路招
-
古文观止·苏轼·喜雨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①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处】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译注】独自一人流落他乡为异地 之客,每逢佳节倍加思念亲人。异客: 客居他乡的人。 【译注1】 漂落异乡,会常常怀念家
-
《秋海棠·祝英台近白秋海棠》咏秋海棠诗鉴赏
-
海上之行 ◆ 屠洛涅夫 我从汉堡搭一条不大的轮船到伦敦去。旅客只有我们两位:我和一只小猴子。这只纯种的雌猴,是一位汉堡商人送给
-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春水弄春沙,荡漾流不极。笭箵苦难满,终日沙头客。向暮卷空罾,棹歌菱浦北。
-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唐彦谦真宰多情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