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宫之奇谏假道》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①。虢亡, 虞必从之。晋不可启②,寇不可玩③。一之为甚,其可再乎?谚所谓 ‘辅车相依④,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⑤,大王之昭 也⑥。大伯不从⑦,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⑧,为文王卿士, 勋在王室,藏于盟府⑨。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⑩? 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 而以为戮,不唯逼乎(11)? 亲以宠逼(12),犹尚 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13)。”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 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 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14)。’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 享矣。神所冯依(15),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 之乎?”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16)。在此行也,晋 不更举矣(17)。”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 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18),均服振振,取 虢之旂。鹑之贲贲(19),天策焞焞(20),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 之交乎! 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21),遂袭 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22)。而修虞祀,且归其职 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注释】①表:外围,屏障,如门户、藩篱之类。②启:开。意即开启晋国的 野心。③玩:玩忽,忽视,指放松警惕。④辅:颊辅,面颊皮肉。车:牙车,牙床骨。 两者相互依靠。⑤大伯:即太伯,亦作“泰伯”,与虞国的始封君虞仲都是周太王 “古公亶父”的儿子。⑥昭:指宗庙里神主的位次,始祖居中,其余分列左右,昭左 穆右,父子异列,祖孙同列。 如父为昭则子为穆,父为穆 则子为昭。⑦大伯不从:指 太伯和弟虞仲得知太王要传 位给小弟王季(名季历)后, 他们便出走至吴,不继承王 位。⑧穆:与“昭”相对,见⑥ 之解释。⑨盟府:掌管盟约 典册的官府。⑩桓、庄:桓 叔、庄伯。晋献公为桓叔之 曾孙,庄伯之孙。(11)逼:近亲 而又对其形成威胁。(12)此句 之意有选本解作“至亲患其 宠多逼害”。宠: 在尊位。 (13)据:保佑。(14)繄(yī)物:其 物,那件物品。(15)冯: 同 “凭”。(16)腊: 岁终祭神。 (17)更举:再次举兵。(18)丙之 晨两句:丙日的早晨,日月相 会,尾星(龙尾)为日光所掩,伏而不见。辰:日月相会。(19)鹑:鹑火星。贲(bēn) 贲:飞动的样子。(20)天策:传说中的星名。焞(tūn)焞:昏暗的样子。(21)馆:驻扎。 (22)媵(yìng):作为陪嫁的奴隶。秦穆姬:晋献公女,嫁秦穆公。
【鉴赏】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五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假道灭虢 事件。春秋时,晋国都于绛,即今山西省翼城县东,虞国在今山西省平陆 县东北,虢国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南和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三国同为姬姓 诸侯国。鲁僖公二年(前658),晋国曾向虞国借道进攻虢国,夺取了下 阳。僖公五年(前655),晋国再次向虞国借道进攻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 劝谏虞公不要借道,但虞公没有采纳其意见。最终虢国、虞国先后被晋 国所灭,虞公成为晋国的俘虏。
本文镜头聚焦于虞国君臣对借道的不同态度上,其论辩以对话的形 式展开。表面看为二问三答,实则三问三答。三问三答又实为三议三驳。 决策者是虞公,谏驳者是宫之奇。议为靶子,驳为正意。一议一驳为一 段,三议三驳后几段为尾声,全文可分为四大段。
本文重点叙写了宫之奇的谏辞:首先,从虞、虢两国在地理关系上互 为表里,阐明“唇亡齿寒”的道理;接着,以历史教训(桓叔、庄伯两族被晋 献公残杀)为例,说明晋国历来对宗亲冷酷无情,力图打消虞公“晋吾宗 也”的幻想;最后,阐明权力的维系主要依靠德政,而非鬼神。宫之奇拒绝 “假道”的理由,可谓深刻而有力。但是虞公昏聩糊涂,拒绝纳谏。清人吴 楚材、吴调侯在古文观止卷一中评论道:“宫之奇三番谏诤,前段论势, 中段论情,后段论理。层次井井,激昂尽致。奈君听为聪,终寻覆辙。读 竟为之掩卷三叹。”
从叙事技巧看,本文成功地采用了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手法,主要用宫 之奇一人的眼光来分析“假道”的失策,从而使这一春秋时期发生的历经 六、七个月,战火绵延三国(晋、虞、虢),外交配合军事、军事服从政治 的波谲云诡的事件,给人以一致性和整体感:时间同一(不过一天),空间 同一(聚焦于虞国朝堂),事件同一(借道一事),非常富于戏剧性。
从语言技巧看,本文以辞令见长,人物语言富有艺术性。宫之奇的三 驳虽然没有取得效果,但条分缕析,有理有据,谋虑深远,娓娓道来,吐属 之美,又何加焉。三驳表面由虢到晋到虞,是并列关系,实际上却一层递 进一层,越说越深。虢是虞的屏障,晋损人利己是对虞的威胁,虞则要以 民为本,以德立国。三驳表面手法各异,实则融汇贯通,夹叙夹议,理正词 圆。“寇不可玩”“唇亡齿寒”等,则成为大家熟知的成语。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假途灭虢”已成为三十六计之一,其中的深刻 教训,成为后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殷鉴。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10-11-12页.
-
名言: 丈夫生世会儿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注释: 蹀躞(die sie): 走路小心翼翼的样子。垂羽翼: 垂着两手, 此形容人卑缩的样子。 句意: 男子汉大丈夫在世上能活多长时间, 怎么能够处处小心翼
-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作品赏析【简析】:燕,指今河北北部的辽宁一带,当年是戍边之地;秦,今陕西一带,系征夫们的家乡。作品将少妇的心态刻画的逼真细腻。
-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①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耶?”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
-
1-6年级古诗词大全朗读(小学1到6年级的古诗词和读读背背)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1-6年级古诗词大全朗读,内容包括小学1到6年级的古诗词和读读背背,人教版16年级必背古诗文,1到6年级的所有古诗,。白云歌送刘十六归京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咏柳 碧
-
亮剑(节选)都梁李家坡战斗开始之前,李云龙正在水腰子兵工厂和后勤部长张万和软磨硬泡。李云龙中等个子,长得很均匀,就是脑袋略显大了些,用他
-
徐再思 春情 九分恩爱九分忧,两处相思两处愁,十年迤逗十年受 ① 。几遍成几遍休,半点事半点惭羞。三秋恨三秋感旧,三春怨三春病酒,一世害一世风流。 【注释】①迤逗:撩拨,勾引。 【鉴赏】俗话说,好事多
-
黄庭坚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郑防,是收藏惠崇、郭熙等画的人。画夹,藏画的夹子,类似现代的画册。这一组诗共五首,分别题咏五张画,今鉴赏第一首。 惠崇善画,已见前面
-
[唐]司空图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胆徒倾致铄金。不是史迁书与说,谁知孤负李陵心。咏史抒怀
-
君家文律冠西京,旋筑诗坛按酒兵。袖手莫轻真将种,致师须得老门生。明朝郑伯降谁受,昨夜条侯壁已惊。従此醉翁天下乐,还应一举百觞倾。(文忠公赠苏、梅诗云:我亦愿助勇,鼓旗噪其旁。快哉天下乐,一酹宜百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