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籍名著《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籍名著《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宋元南戏作品集,包括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永乐大典系明代永乐年间解缙等奉敕编纂的一部大类书,自卷13965至13991,凡27卷,收录戏文33本,戏文目见连筠簃丛书所收永乐大典目录。原写本存于南京皇宫中,嘉靖四十一年(1562)至隆庆间,又重录正副二本,分藏于文渊阁和皇史宬。由明末入清以后,迭遭天灾兵燹,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之役,永乐大典遂散失殆尽,今仅存720卷。1920年,叶恭绰旅欧,从伦敦小古玩肆中购回此册,实为戏文的最后一卷,即卷13991,“戏戏文二十七”。卷首有“重录总校官”云,乃嘉靖重写本,非永乐时的初写本。此本抗战后不知去向,今所流传者为北京图书馆和原孔德学校马廉所录藏的两个副本,以及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的排印本。1979年10月,中华书局出版了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十种校注,这是目前最为通行的本子。
这三种戏文以张协状元的时代最早,大概是南戏初期的作品,一般认为南宋人所作。作者佚名,因该剧第二出〔烛影摇红〕有“九山书会,近目翻胜,别是风味”句,故今人题为“九山书会编撰”。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两剧中均用“南北合套”的曲词格式,学者多认为应是元中叶以后的作品。前者标作“古杭才人新编”;后者题为“古杭书会新编”,录鬼簿称元萧德祥擅长南戏,在其名下著录有犯押狱盆吊小孙屠,便有人认为此戏为著作,不足征信。这三本戏文都出自接近市民阶层的书会才人之手。
戏文本无分出的习惯,为了阅读称引的方便,以人物上下场作为界线,将剧本分为若干出。如张协状元可以分为52出,剧云:西川书生张协上京赶考,途经五鸡山遇盗,被抢劫一空,负伤而投奔古庙。得居于庙中的王贫女救助,伤势渐愈。经同村李大公夫妇作伐,二人结为夫妻。张协功名心切,急于应试,贫女剪发资助,并极力为他筹措盘缠。张协高中状元后,决意抛弃贫女;枢密使王德用欲招他为婿,也遭其拒绝;致使王女胜花抑郁而死。贫女寻夫至京,张协将她赶出大门,不得已乞食而归。一日,贫女在五鸡山下采桑,适逢张协赴任经过,她责其忘恩负义,张协恼羞成怒,挥剑将贫女砍伤,幸为李大公夫妇所救。王德用欲为女儿出气,特请于朝,转任梓州为张协之上司。他携家眷上任,路经古庙暂歇,见贫女貌似胜花,便认作义女,同赴梓州。后遂称己女嫁给张协,使夫妇团圆。
描写知识分子发迹变泰后的婚变,是早期南戏中常见的题材。这个戏虽然勉强以破镜团圆作为结局,调和了剧中人物的尖锐矛盾冲突,但对张协忘恩负义、心狠手毒的卑劣行为,还是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揭露和谴责。作品歌颂了贫女勤劳善良、坚强不屈的品质,对遭受迫害的下层妇女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不过,人物描写缺乏鲜明个性,结构冗长松散,过多的插科打诨影响了剧情的开展,这些艺术上粗糙和幼稚的地方,是草创初期的戏曲难以避免的。
这个戏未经后人窜改,浑厚古拙,保存不少珍贵戏曲史料的遗迹,如宋杂剧、诸宫调说唱以及民间的村坊小曲,有助于研究戏曲嬗变和发展的情况。剧本以副末开场,生、旦戏为主,穿插净、末、丑的滑稽表演,冷热场交错进行,并运用唱做念打的综合艺术来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后来的南戏乃至明清传奇基本上是沿着这种剧本体制发展的。
宦门子弟错立身系节本,今人分为14出,剧云:河南府同知之子延寿马,热恋女艺人王金榜。一日,约王至书房私会,被其父撞见,怒将王金榜合家逐出府境,并把延寿马禁闭起来。狗儿都管同情其遭遇,乘机放他出走。延寿马历经艰苦,终于找到王金榜,二人结为夫妇。他们浪迹江湖,以卖艺为生。最后父子邂逅,认金榜为儿媳,重归于好。
此剧的戏剧冲突在延寿马父子间展开,反映了广大追求婚姻自由和幸福生活的青年与封建势力的激烈斗争。作品赞美了延寿马和王金榜的纯贞爱情,塑造了延寿马敢于冲破门第等级观念、甘于自食其力的叛逆者形象。剧中有关金院本和拴搐的演出,以及不少已经失传的戏文名,都是十分可贵的。还生动地展示了民间戏曲艺人的生活画卷,从中可以窥见当时家庭班社冲州撞府的情况。
小孙屠,全名 遭盆吊没兴小孙屠,亦遭到删节,今存21出。剧云:开封有孙必达、必贵兄弟二人,必达是个不得志的书生;必贵以屠为业,人称小孙屠。必达娶妓女李琼梅为妻,而李仍眷念旧情人朱令史,与之私通。一日,被必贵撞见,奸夫遁去,叔嫂不和。趁必达送母弟往东岳庙还香愿,琼梅与令史谋杀使女梅香,嫁祸于必达,二人逃走。必达诉于官,反被逮捕入狱。必贵纵兄出狱,以己代之,朱令使将其盆吊死,弃尸荒郊。必贵得神灵护佑而复生,兄弟相见,悲喜交集。后遇李琼梅与朱令史,始知真相,遂扭二人至开封府,经包拯断明,平反冤案。这是一部公案戏,暴露了元代吏治的黑暗和官府的腐败,不问青红皂白,就严刑逼供,草菅人命。钱南扬认为: “本戏有一特点,案情的破获,依靠人民自己。贤如包拯,也只能因人成事,和一般公案戏不同。” (见 戏文概论页139)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是未经后人改窜的南戏作品,较多的保存了古南戏的风貌,向为研究者所重视,特别是张协状元至今在福建莆仙戏中仍有此剧目,被称为南戏的活化石。
猜你喜欢
  • 唐宋词之《晏幾道《长相思》》原文、鉴赏和赏析

    晏幾道《长相思》晏幾道 晏幾道 长相思。长相思。若问相思甚了期 ① 。除非相见时。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 ② 。浅情人不知。 注释 ①甚了期:何时才是终了之期。②似:与,向。 芭蕉美人图 【清

  • 《弈棋二首呈任公渐赏析》

    第一首诗描写作者坐隐手谈之乐,第二首表现与友人对弈之趣,这组诗是作者以下棋为题材描摹下围棋时心无旁骛、全力争胜的忘我状态。组诗对于下棋刻画入微并形中见神,富有寄托,寓言外之意,发人深思极费匠心。   其一   首联负字用得颇妙,负是辜负

  • 高适《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见赠之作》全诗赏析

    舍下蛩乱鸣,居然自萧索。缅怀高秋兴,忽枉清夜作。感物我心劳,凉风惊二毛。池枯菡萏死,月出梧桐高。如何异乡县,复得交才彦。泪没嗟后时,蹉跎耻相见。箕山别来久,魏阙谁不恋。独有江海心,悠悠未尝倦。

  • 韩愈《谁氏子》全诗赏析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圣君贤相

  • 王昌龄《出塞》全诗翻译和赏析

    《 出塞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原诗二首,此为第一首。出塞:乐府旧题,属《鼓吹曲辞汉横吹曲》。唐代乐府诗《

  • 苏轼《广州蒲涧寺(地产菖蒲,十二节。相传安期生》全诗鉴赏

    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山中多含笑花。) 作品赏析原题:广州蒲涧寺(地产菖蒲,十二节。相传安期

  • 李涉《登山》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登山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李涉,生卒年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 秋日私语美文欣赏

    美文(belles-lettres),《法汉词典》译为“纯文学”,法文《拉鲁斯普通名词大词典》中的定义是:“文学、修辞、诗歌艺术的总体,”修辞和诗歌也可以由“文学”来概括。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秋日私语美文欣赏,希望有所帮助!  秋天是个离别的季节,就连风儿也依依不舍,可是,为何只在邂逅一瞬间,那朵秋水仙便已凋零,只能听着萧瑟的秋风,静静私语……——题记  不知从何时开始,渐渐的对秋天的风雨和鸣有了特殊的眷恋。或许,只是因为秋天萧瑟的风雨使

  • 《星上树梢头》鉴赏

    作者: 芝华

  • 古代诗歌之李珣《南乡子》全译、翻译和译文

    李珣《南乡子》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1 。 【注释】 1.窈窕:美好、娇艳。 今译 乘着美丽的船舫, 轻快地驶过莲塘。 歌声惊起了睡梦中的鸳鸯。 游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