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蟾蜍》全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蟾蜍》全文和鉴赏

·刘 基·


蟾蜍游于泱瀼之泽,蚵蚾以其族见,喜其类己也,欲与俱入月,使鼁��呼之。问曰:“彼何食?”曰:“彼宅于月中,身栖桂树之阴,餐泰和之淳精,吸风露之华滋,他无所食也。”蚵蚾曰:“若是,则予不能从矣。予处泱瀼之中,一日而三饱,予焉能从彼单栖于泬谬,枵其胃肠而吸饮风露乎?”问其食,不对。鼀��复命。使返而窥之。则方据溷而食其蛆,鹽粪汁而饮之,满腹,然后出,肭肭然。鼁��返曰:“彼之食,溷蛆与粪汁也,一日不可无也,而焉能从子?”蟾蜍蹙额而咍曰:“呜呼!予何罪乎?而生与此物类也!”

[选自郁离子]

●●
蟾蜍这篇寓言小说,之所以能生出波澜,关键在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
小说着重描绘了二个艺术形象,一是蟾蜍,这里指传说中月宫里的一种神仙动物,二是蚵蚾即癞哈蟆,此外使二者发生联系的是鼁��,指虲蟆,癞哈蟆的别种。作者在蟾蜍的心理变化过程中展示了它与癞哈蟆的不同。首先蟾蜍因癞哈蟆与自己外形相似,格外喜欢它,派虲蟆邀它去自己的月宫里居住,这是出自蟾蜍真心的。但癞蛤蟆却反问虲蟆,蟾蜍吃什么?作者调动了他的想象力,荡开笔写道:“彼宅于月中,身栖桂树之阴,餐泰和之淳精,吸风露之华滋,他无所食也。”从虲蟆的回答可以看出,这确是神仙动物,它住在月宫里,栖息在桂树的荫凉里,吸着太空的纯洁之气,饮着风露的精美液汁,这种幻境般的生活极富诱惑力。出人意外,癞蛤蟆拒绝了这种邀请,这就形成了波澜,因为癞蛤蟆“一日而三饱”,“焉能从彼单栖于泬谬,枵其胃肠而吸饮风露乎?”“泬谬”通“泬寥”,指空旷晴朗,“枵”指中心空虚的树根,引申为空虚。癞蛤蟆的一席话明显地使读者感到它与蟾蜍的习性截然不同。这对满心欢喜地邀请癞蛤蟆的蟾蜍的心理造成不平衡,它极为诧异,在它看来自己的月宫是人们所求之不得的,怎么会有癞蛤蟆这样愚蠢的举动?承上文这不解之状,作者紧接着用对比的方法描绘了癞蛤蟆的食宿,写得很有趣味,只见癞蛤蟆趴在粪坑里大嚼着蛆虫,吸吮着稀屎汤子,还“肭肭然”,这里指肚子吃得凸起的样子,一幅满足得意的神态,这时小说又出现波澜,掀起蟾蜍心理的更大不平衡,这与蟾蜍形成强烈的对比,随着蟾蜍对癞蛤蟆认识程度的加深,它好似从高处跌落下来,造成前后极大的心理反差,由喜欢之感突变为厌恶之情。蟾蜍的食宿虽有点儿缥缈,但高雅,癞蛤蟆的食宿普通甚至龌龊,但却自由自在,乐得其所,二者各有各的习性。这里作者把水火不相容的两种食宿情况放在同一篇小说中描绘,写得绘声绘色,不仅有利于展开波澜起伏的情节,增强作品的戏剧性,而且能使艺术形象的鲜明特征在对方的映衬下充分显示出来。蟾蜍之所以发出:“呜呼!予何罪乎?而生与此物类也!”这样的感慨,就反衬了癞蛤蟆的庸俗、肮脏、普通,突出了自己的高洁、典雅、与众不同,从蟾蜍的视角看,说明了任何事物都有质的区别,不能因为外表的相似,就随意地把它们归为一类。从癞蛤蟆的视角看,说明了任何事物都要受客观生活环境的制约,只有适于自己的生活环境才能乐得其所,否则人云亦云,会造成更大的不幸。蟾蜍认为自己的月宫是天下最美的地方,而与之习性不同的癞蛤蟆并不认为如此,反而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这也反衬出蟾蜍的主观臆断。
总之,作者思路灵活,迂回宛转,通过对二者的错落有致的对比描写,使之互相交融,互相映衬,形成小说的一个个波澜,在轻快的文笔下展示出生活的哲理,读来既兴趣盎然、清新自然又让人回味。
猜你喜欢
  • 《经籍纂诂》

    《经籍纂诂》 训诂书,清代阮元撰集,臧镛堂、臧礼堂等纂校。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经学家、训诂学家。乾隆进士,历任总督、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除主持编纂《经籍纂诂》外

  • 苏轼《息壤诗》全诗鉴赏

    帝息此壤,以藩幽台。有神司之,随取而培。帝敕下民,无敢或开。惟帝不言,以雷以雨。惟民知之,幸帝之怒。帝茫不知,谁敢以告。帝怒不常,下土是震。使民前知,是役於民。无是坟者,谁取谁干。惟其的之,是以射之。

  • 唐宋词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鹧鸪天 代人赋》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①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②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③ 【注释】 ①“平冈”二句:王安石《

  •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全诗出处翻译赏析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

  • 红绣鞋·次韵·张可久

    红绣鞋·次韵 张可久 剑击西风鬼啸,琴弹夜月猿号。 半醉渊明可人招。 南来山隐隐,东去浪淘淘,浙江归路杳。 张可久:1280-1348?,字小山,庆元(今浙江鄞县)人。曾任

  • 中学生《游山西村》古诗词鉴赏

    作者: 赵春芹魏惠明 【原诗】:莫笑农家腊酒浑(1),

  • 韩愈《琴操十首·龟山操》全诗赏析

    龟之氛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祗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 古籍名著《宝剑记》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宝剑记》是明代传奇剧本。李开先著。写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是“改其乡先贤之作”(王世贞 《艺苑卮言》),由 “坦窝始之,兰谷继之,山泉翁正之,中麓子成之” (雪蓑渔者 《宝剑记序》)。明吕天成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原文翻译注释与鉴赏

    苏轼的心胸的确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即使流放到儋耳,也不曾像“骚人思士”那样“悲伤憔悴”。但他有志用世,并不自愿当“闲人”。因贬得“闲”,“自放山水之间。

  • 苹果的古文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苹果的古文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苹果的古诗,有关苹果的诗句,关于苹果的诗句。关于苹果的古诗:《南海百咏抄》宋·李调元虞翻宅里起秋风,翠叶玲珑剪未工。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 2、《冬日杂咏八首·其六》当代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