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宝剑记》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李开先(1502-1568)字伯华,号中麓子,别署中麓放客。章丘(今属山东)人。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二十年(1541),上疏自请罢归。平生喜爱藏书,词曲尤夥,有 “词山曲海”之称。所著有院本打哑禅、园林午梦、乔坐衙、昏斯谜、扰道场、三枝花大闹土地堂,总称一笑散,前两种今存,其余均佚; 杂剧 皮匠参禅(佚); 传奇 宝剑记、登坛记 (佚); 以及诗文集闲居集。另有词谑一书,保存了不少戏曲史料。路工合辑为 李开先集。
宝剑记2卷52出,无出目,取材于 水浒传小说,而故事情节有所更动。写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沉湎酒色,不问朝政。太慰高俅与太监童贯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禁军教师林冲,历数二人罪状,上本弹劾。高俅怀恨定计,以看林家祖传宝剑为名,将林冲赚入白虎节堂,诬以谋刺,问成重罪。林妻张贞娘,拼死击鼓鸣冤。开封府尹察明冤情,上奏朝廷。高、童从中作梗,仅饶林冲死罪,刺配充军。解差受高俅密令,欲在野猪林将他杀害,幸亏鲁智深暗中保护,将林冲救出,使之免于危难,并一路护送到沧州,府尹分派林冲看管草料场。贞娘为丈夫进香乞佑,被高俅之子高朋撞见,欲霸占为妻。于是,一边派帮凶陆谦、傅安到沧州谋害林冲,一边逼死林母,妄图胁迫贞娘顺从。岂知陆、张到沧州后,走漏了风声,反被林冲杀死。林冲迫于无奈,火烧草料场,雪夜投奔水泊梁山。贞娘在邻居王婆的帮助下,亦逃出汴京。侍女锦儿代嫁,在洞房中自尽。高朋大怒,差遣王进携带林冲的宝剑,去追杀贞娘。因王进为人仗义,不仅未杀害贞娘,反将宝剑交还她,自己却远走他乡。贞娘与王婆在逃奔途中,为乱军冲散,贞娘避入尼庵出家。林冲上梁山后,被宋江任命为马军总领,发兵汴京。朝廷震恐,下诏赦免林冲,并将高俅押送军前处死。梁山弟兄接受招安。林冲偶于尼庵见到祖传宝剑,因而与贞娘重逢,夫妻团圆。
宝剑记创作于作者受到政治迫害、罢官闲居之时,故借古喻今,“有所托焉。以发其悲涕慷慨抑郁不平之衷”(雪蓑渔者宝剑记序)。剧本通过林冲和高俅奸党之间的斗争,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尖锐矛盾,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林冲一出场就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他与高俅等人的誓不两立,是因为自己“忠君爱国”和奸党“欺君误国”所致。而高衙内企图霸占林妻的矛盾,则降到次要的地位,作为副线来描写。这种对原小说的变动,使剧本具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由于过分突出了林冲忠君爱国的思想,也就削弱了他作为梁山好汉的形象。吕天成 曲品称赞此剧 “写冤愤而如生”,“赋逋囚而自畅”,“内自撰曲调名,亦奇”。全剧的关目排场,前半部安排较好,疏密相间,后半部由于“此公不识炼局之法,故重复处颇多”(祁彪佳远山堂曲品)。其中第37出,后人题为林冲夜奔,将林冲“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的复杂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至今尚盛传于昆剧舞台上。明陈与郊改此剧为灵宝刀传奇,亦有刊本传世。
-
《梅花·山中梅》咏梅花诗鉴赏 冯子振岩谷深居
-
倒提 西洋的慈善家是怕看虐待动物的,倒提着鸡鸭走过租界就要办。所谓办,虽然也不过是罚钱,只要舍得出钱,也还可以倒提一下,然而究竟
-
王国维《人间词话·天乐殊笑人》经典解读 天乐殊笑人 曾纯甫中秋应制,作《壶中天慢》词,自注云:“是夜,西兴亦闻天乐。”谓宫
-
作者: 司马迁 【原文】:悲夫,士生之不辰,愧顾影而
-
直玉堂作洪咨夔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洪咨夔(1176—1235),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浙江临
-
[唐]李商隐晴暖感余芳,红苞杂绛房。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梦罢收罗荐,仙归敕玉箱。
-
《酌酒与裴迪》 年代:唐代作者:王维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作者简介:
-
白石滩 王维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采莲曲 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1)王维的《白石滩》是如何描写月光的?请举例分
-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徵君。②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③余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④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⑤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
名言: 君人者不可以不慎取臣,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 注释: 君人: 君王。慎: 谨慎, 慎重。取: 选取, 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