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原文|鉴赏|赏析|意境解读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在南宋历史上有过这样惨痛的一页:建炎三年(1129),金兵分两路渡江追击宋高宗赵构和隆祐太后,追击高宗的一路由扬州、镇江而杭州、宁波、至大海而返;另一路,则向江西追击隆祐太后,据说直追到万安县南的造口。四十七年后(1176),辛弃疾自临安赴赣州出任江西提点刑狱公事,途经造口,追思这一段历史,感慨万端,无以自禁,在造口(镇)墙壁上留下这首“忠愤之气,拂拂指端”(卓人月词统)的深沉吟咏。菩萨蛮一调本系南亚的歌舞曲,经唐代乐工改制而成,历来大多写男女恋情,辛弃疾用以抒发家国之恨,梁启超故称之曰:“如此大声鞺鞳,未曾有也。”(见梁令娴艺蘅馆词选)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起句以“清江水”见出“行人泪”之多,以“行人泪”见出“清江水”有一段悲痛的历史,唤起对四十余年之前那场民族灾难的回顾,语调极为沉重。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州西南,孤起平地数丈。赣江西源的章水从郁孤台下经过,与东源的贡水合流而为赣江。词里的“清江水”即指赣江。唐李勉为虔州(即今江西赣州)判史,尝登郁孤台北望长安,并将郁孤台改称为“望阙”台。苏轼虔州八景诗云: “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蔼寒。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即用李勉登台北望事。“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此词的“望长安”,也借用李勉登台望阙的典故,以怀想沦于金人的中原河山。长安在词中是代指北宋旧都汴梁。北望中原,杳无所见,尽为重重叠叠的山峦所阻挡,“可怜”一句间关阻隔,言下无限感慨。周济于宋四家词选说此词是“借水怨山”。但所想不是叹惜山之多,而是叹惜中原之远。遥望不见,欲归无期。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承上片“清江水”、“无数山”而来,既是写赣水穿行于山谷之间,也是别有寓意,掷地作金石声,寄托了辛弃疾对收复失土、一统南北的意志和信念。“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结句表明了作者忧心如焚的感情。暮色苍茫,鹧鸪哀鸣,声声“行不得也哥哥”,以声写情,把一个“愁”字渲染得弥满江天。为什么闻鹧鸪而增愁?禽经张华匡说鹧鸪“飞必南向”;左思吴都赋: “鹧鸪南翥而中留”;白居易山鹧鴣: “啼到晓,惟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辛弃疾本是北人,他的志向即是北上抗金,恢复中原。可是南来之后,初犹供职于江淮一带,接近北地。这次改任江西提刑,如同南迁,愈行愈南,离北愈远,心北向而身南行,这怎能不使他更添愁思。登上郁孤台而听到了南飞不北的鹧鸪啼声,怎能不使他受到触动。上片“西北望长安”以北望结,下片“山深闻鹧鸪”以南行终,这就是“江晚正愁余”的愁思的症结所在了。
(辛弃疾)其题江西造口词……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闻鹧鸪”之句,谓恢复之事行不得也。(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
稼轩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章,用意用笔,洗脱温、韦殆尽,然大旨正见吻合。(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血泪淋漓,古今让其独步。结二语号呼痛哭,音节之悲,至今犹隐隐在耳。(陈廷焯云韶集评)
-
[唐]卢仝昨日之日不可追,今日之日须臾期。如此如此复如此,壮心死尽生鬓丝。秋风落叶客
-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
名言: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 句意: 人如果喜好做善事, 福虽然没有来到, 但远离了祸; 人如果不喜好行善, 祸虽未到, 但远离了福。 出处: 东汉·徐干《中
-
《采莲曲》 采莲去,月没春江曙。 ② 翠钿红袖水中央,青荷莲子杂衣香, ③ 云起风生归路长。归路长,那得久。急回船,两摇手。 【注释】 ①采莲曲:梁武帝制乐府《江南弄》七曲之一,后代仿作者颇多。②曙:
-
客有思天台,东行路超忽。涛落浙江秋,沙明浦阳月。今游方厌楚,昨梦先归越。且尽秉烛欢,无辞凌晨发。我家小阮贤,剖竹赤城边。诗人多见重,官烛未曾然。兴引登山屐,情催泛海船。石桥如可度,携手弄云烟。
-
田横吕布田横吕布 【原文】 田横[1]既败,窜居海岛中。高帝遣使诏之,曰:“横来,大者王,小者乃侯耳”横遂与二客诣雒阳。将至,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人生无奈的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感叹人生无奈心痛的诗句,有没有看透人生,感叹人生无奈的诗句,人生无奈的诗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任点滴到天明,再如英雄一朝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2、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 背灯和月就花影,已是十年踪迹十
-
富贵不须论,公应自有。且把新词祝公寿。当年仙桂,父子同攀希有。人言金殿上,他年又。冠冕在前,周公拜手。同日催班鲁公後。此时人羡,绿鬓朱颜依旧。亲朋来贺喜,休辞酒。
-
【名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注释与译文]悲风,劲疾的风。这两句是说:高大的树木不断受到狂风的吹袭,海里的波浪被吹得不住地翻滚。诗句通过写景来比喻险恶的环境。 参考文献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
-
水仙子·失题(四首) 无名氏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 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 泪涟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 一夜香,过了重阳。 夕阳西下
-
摘要: “涕泪满衣裳”,以形传神,表现初闻捷报时的激情,形象而逼真。王嗣奭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绝不能道。”后人常引用这开头两句诗来形容初闻喜讯时惊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