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黄蜀葵花》全诗原文鉴赏
张祜
名花八叶嫩黄金,色照书窗透竹林。
无奈美人闲把嗅,直疑檀口印中心。
黄蜀葵花这首诗,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画,一幅工笔画,诗人用工整细密的笔法画出了一幅佳人赏黄蜀葵花图。领略全诗,我们不妨替诗人画出这幅画:书房的一扇花窗前,绿竹掩映,透过翠竹耀人眼目的是盛开着的鲜嫩金黄的蜀葵,蜀葵花旁一位美人纤手轻拈花冠,杏眼凝视红艳的花蕊,若有所思。
这虽是一幅佳人赏蜀葵图,但突出的并非是佳人,而是黄蜀葵花。也就是说,是一首纯粹的咏物诗。“名花八叶嫩黄金”,写的是黄蜀葵花的“姿”。八叶名花,娇嫩金黄,这是盛开的态势。“色照书窗透竹林”,写的是黄蜀葵花的“色”。能够穿过竹林,照进书窗,可见花色是多么鲜艳夺目。“无奈美人常把嗅”,写的是黄蜀葵花的“味”。显然是花香袭人,不然美人为什么禁不住常常来嗅花呢?结句“直疑檀口印中心”犹如一个特写镜头,展现了黄蜀葵花红艳的花芯。值得称道的是,这首诗的结句写得十分“绝”,由于美人常嗅这黄蜀葵花,几至已经弄不清花芯的红艳是天然生成的还是自己的朱唇印上的痕迹。这不仅写出了黄蜀葵花的花芯如美人的朱唇一样美,而且使黄蜀葵花跃然纸上,造成了读者对黄蜀葵花的质感。可以说是把黄蜀葵花写活了。可见诗人文笔的机敏。
-
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得此意以持身涉世,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注释】 锷:刀
-
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大明宫中给事归,走马来看立不正。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崔嵬插花里。玉山前却
-
王禹偁两株桃杏映篱斜, 妆点商山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 和莺吹折数枝花。王禹偁(95
-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德尊一代常轗轲,名垂万古知何用。杜陵野客人更嗤,被褐短窄鬓如丝。日籴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得钱即相
-
陶公少有大志 ② ,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 ③ ,举孝廉 ④ ,投侃宿 ⑤ 。于时冰雪积日 ⑥ ,侃室如悬磬 ⑦ ,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 ⑧ :“汝但出外留客 ⑨ ,吾自为计。”
-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
◇嶭高亭古涧隈,偶携嘉客共徘徊。席间风起闻天籁,雨後山光入酒杯。泉落断崖舂壑响,花藏深崦过春开。麏◇禽鸟莫惊顾,太守不将车骑来。
-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出处】唐白居易《 卖炭翁 》 【意思】终于,一夜的鹅毛大雪使城里城外积雪盈尺。抱着满怀的希望,天 刚蒙蒙亮,老人便驾着满载木
-
热腾腾的腊八粥网页上,网友为我端上一碗冒着热气的腊八粥,我恍然:腊八又至。鼻息里立刻盈溢了八宝粥的喷香。记忆中,外祖母煮的腊八粥最
-
【注释】 选自唐·韩愈《进学解》。 患:担忧,顾虑。 有司:指主管的官吏。 行:品行,品德。 【赏析】 韩愈青年时代以才自傲,认为功名唾手可得,然而屡试不第,到第四次才考上进士。其后,吏部三次调试,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