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陶侃》原文|注释|赏析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26),尝以坩䱹饷母(27)。母封䱹付使(28),反书责侃曰(29):“汝为吏,以官物见饷(30),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31)。”
〔注释〕
①本篇节选自世说新语·贤媛。题目为编者所加。②陶公,即陶侃,字士衡,晋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少孤贫,有远大之志。先为县吏,积功渐至荆州、广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都督八州军事。侃在军四十年,果断刚毅,勤勉尽忠,为晋代名臣。③素,平素,一向,往常。④举孝廉,被推举为孝廉。孝廉,汉以后选举官吏的职官名。⑤投侃宿,到侃家投宿过夜。⑥于时冰雪积日,当时冰雪积聚数日。⑦室如悬磬,家徒四壁,空无所有。⑧语侃,对侃说。语,动词。⑨汝,你。但,尽管,只。出外留客,到外面留着客人。⑩头发委地,头发长得可拖在地上。(11)下为二髲(bi毕),剪下做为二条假发。髲,假发。(12)卖得数斛米,卖发后得到几斛米。斛,计算粮食的量器。古代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一斛,两斛为一石。(13)斫诸屋柱,砍削房屋中的柱子。斫(zhuo灼),砍。(14)悉割半为薪,都砍劈成一半当柴烧。悉,都,尽。(15)剉诸荐以为马草,把草席铡碎用作马料。剉(cuo错),铡碎。荐,草席。(16)日夕,傍晚时候。(17)精食,精美的食物。(18)从者,随从的人。(19)叹,赞叹,赞赏。(20)又深愧其厚意,又对所受到的厚待感到受之有愧。(21)明旦,第二天早上。(22)许,左右。(23)当相为美谈,当为(你)美言。(24)迺,同“乃”,才。(25)称,称赞。羊晫、顾荣,皆为当时有名望的士大夫。(26)作鱼梁吏,做鱼梁地区的小吏。(27)坩䱹(zha眨),一罐腌鱼。坩,盛物的陶器。䱹,腌制的鱼。(28)封䱹付使,把盛腌鱼的罐封好交还给来人。(29)反书,回信。(30)以官物见饷(xiang想),用公家的东西为赠物。饷,馈赠。(31)乃,反而,而且。
〔分析〕
刘义庆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唐人称世说新书,是魏晋时期志人小说集大成者。书以笔记的形式,记载了东汉至东晋时期文人名士的言行和生活状况。后人可以从这些具体形象的生动描述中感受其时代精神风貌。世说新语文字洗炼简洁,描写生动,尤其擅长通过对人物言谈,举止的简单描写,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人物的形象、性格和思想情趣。意旨深远,含义隽永,耐人寻味,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志人小说的创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郗超一节选自世说新语的识鉴篇,郗超本与谢玄不和,但是这一个人的爱憎情感并没有影响他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谢玄的才能,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当时文人非同寻常的气度与眼光。
雪夜访戴是世说新语中著名的一则故事。选自世说新语的任诞篇。王子猷有感于皎洁超俗的雪夜景色,引发了
其内心渴望脱俗、绝尘的情怀。在这一情怀激发下,他决定去拜访与自己志趣相同的好友戴安道。然而经过一夜的奔波,到了好友门前,又不肯进门,面对他人的疑惑,王子猷坦然地说自己是:“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这一异于世俗常情,而合乎本人情趣意向的行为举动反映了当时文人任由情兴,放达不羁的性情以及高远的意趣追求。
石崇要客燕集选自世说新语中的汰侈篇。书中的这一部分集中反映了当时豪门官僚奢侈无度,任意妄为,荒淫残忍的生活。石崇命美人劝酒,客人不饮,竟然借杀美女来逞自己的淫威。没想到大将军王敦偏偏不吃这一套,眼见石崇草菅人命,却无动于衷。其时贵族好狠斗气,荒诞残忍令人发指的本性,于此可见。
陶侃是西晋历史上一位颇受赞许的人物。世说新语中记载他的故事很多。这里节选的两则主要讲述的是陶母湛氏的事迹。通过陶母设法待客以及不受儿子所赠官物这两件具体的事,刻画出一个通晓大义鲜明感人的母亲形象。由此我们也不难推测到陶公“检厉”、果断刚毅的性情之形成的由来。
世说新语描绘那一历史时期贵族文人生活以及思想情志,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后世有许多小说作者企图模仿其笔调风格进行创作却都难以再现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
此诗首联“接淅报官府,敢违王事程”,描写出一片紧张、急迫的气氛:贬谪的命令催魂逼命,急如星火,连做饭的工夫也没有;“王事”在身,不敢有片刻的耽搁。这里作者用“接淅”的典故恰当地比喻了官命之急迫,其悲愤心情透出纸背。次联承接上联之意,通过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古诗词学习进阶,内容包括小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古诗文学习,小学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小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朗诵训练,带领学生去触摸古诗文的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
-
外国童话《[法国]塞居尔夫人·小亨利》鉴赏 [
-
寓言《支公好鹤》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名叫支公的人,他非常喜欢鹤鸟。他对鹤鸟的美丽外表、儒雅的举止和高贵的气质十分着迷。
然而,支公并没有了解鹤鸟的真实本性。他以为鹤鸟是温和而友善的,因此决定养一只鹤鸟作为他的宠物。
于是,支公用金钱丰厚地购买了一只漂亮的鹤鸟,并将其放养在自己的花园中。他以为这只鹤鸟会给他带来欢乐和幸福。
然而,不久之后,支公开始意识到他的
-
沅水驿(四首之二)去国日以远,登楼思故乡。雨来江气白,日出市烟黄。岛屿秋逾静,轩窗晚更凉。凭高凝伫久,槐影下微阳。题解作者乘船由
-
古文观止·苏轼·晁错论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
-
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①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②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③ 【注释】 ①泛泛:船行水上。景,远行的样子。②言:我。养养,心中忧愁不定。③不瑕:难道。 【译文】 两
-
楚岸朔风疾,天寒鶬鸹呼。涨沙霾草树,舞雪渡江湖。吹帽时时落,维舟日日孤。因声置驿外,为觅酒家垆。
-
南朝·梁·吴均2仆去月谢病3,还觅薜萝4。梅溪之西5,有石门山者6,森壁争霞7,孤峰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