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先生传》原文|翻译|赏析
唐·王绩1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2。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3,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4,其动也天,其静也地5,故万物不能萦心焉6。尝言曰:天下大抵可见矣。生何足养,而嵇康著论7;途何为穷,而阮籍恸哭8。故昏昏默默9,圣人之所居也。遂行其志10,不知所如11。
1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唐诗人,后人辑有东皋子集。2酒德:西晋刘伶曾作酒德颂表明自己嗜酒放达,对抗礼法的思想。3绝思虑:无思无虑,即谓清心寡欲。4倏(shu):快。5“其动”二句:意为动静自然,符合天地造化的法则。语出庄子·天道。6萦:缠绕。7嵇康著论:嵇康作养生论主张清心寡欲,以保天年。嵇康: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8阮籍恸哭:据晋书本传载,阮“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阮籍: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9昏昏默默:出自庄子 ·在宥。意为故作糊涂,养神守静。10志:心意。11如:到、往。
【析点】 人言“闻风而动”,“五斗先生”却是“闻酒而动”。每日里醉复醒,醒复醉,“绝思虑,寡言语”,“万物不能禁心”,活脱脱一位只知醉酒的“糊涂先生”。在他看来,“天下大抵可见矣”,一切也都无所谓,所以嵇康大谈养生,阮籍恸哭途穷,实在多余。而真正的圣人则处于“昏昏默默”的境界,泯物我,齐是非,委运自然。我辈既非圣人,便只能“以酒德游于人间”,进入昏默之境了。细细体味,“五斗先生”糊涂中透着清醒,放浪中透着无奈,一言以蔽之,便是“难得糊涂”。
这位“五斗先生”就是王绩本人。他本出身世家,博学多识,早岁“明经思待召,学剑觅封侯”,颇有建功立业的壮志。无奈现实中他才高位下,落魄失意,又生逢隋末唐初动荡之时,其理想渐渐破灭,开始皈依道家,但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与无奈始终折磨着他,于是便有了“五斗先生”式的“难得糊涂”。其醉后诗言:“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 乘兴且长歌。”借古人自况,并非为自己嗜酒找借口,他与陶、阮一样,内心深藏苦衷。他在另一首饮酒诗中云:“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用屈赋“众人皆醉我独醒”语而反言之,足见其昏饮乃不忍见“世之溷浊”。以此观之,“五斗先生”“以酒德游于人间”实乃不得已而为之。一个有志之士沦落至此,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
《梅花·岸梅》咏梅花诗鉴赏 崔橹含情含怨一枝
-
阳春曲·知几 白朴 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 诗书丛里且淹留。 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白朴简介:白朴和马致远是王实甫之外,以文采见长的作家。白朴,字仁甫
-
苏幕遮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这首羁旅行役词在客愁的抒写中融入对旧情人的怀念,风格缠绵婉艳。写法上仿效最长于表现这一题材的柳永、周邦彦,而又有自己细巧含蓄、精工秀俊的特色。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评析得好:“竹屋词无一平笔,跃冶精金,字字皆锤炼而出。此调起笔便迥绝
-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则谓所怀
名言: 儿生, 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 嘶喝湿下者夭, 何则? 禀寿夭之命, 以气多少为主性也。妇人疏字者子活, 数乳者子死, 何则? 疏而气渥, 子坚强; 数而气薄, 子软弱, 怀子而前已产子死,
-
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目在胜分司。探花尝酒多先到,拜表行香尽不知。炮笋烹鱼饱餐后,拥袍枕臂醉眠时。报君一语君应笑,兼亦无心羡保釐。
-
作者: 荆三隆 【本书体例】
-
古文观止·吴定·示诸生书 道学【1】之名,不
-
清平调·其三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栏杆。 【简析】 这三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
-
陈子昂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