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文观止·国语·展禽论祀爰居》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观止·国语·展禽论祀爰居》鉴赏

古文观止·国语·展禽论祀爰居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 “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 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11)。杼(12),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13),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太王(14),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 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 及地之五行(15),所以生殖也; 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

“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 “信吾过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书以为三筴(16)

【注释】 ①臧文仲: 鲁国的大夫臧孙氏。②展禽: 姓柳下,名惠,又名获,字禽。③越:越礼,不按照礼法行事。④是: 代词,这些。族: 种类。⑤烈山氏: 神农帝。⑥周弃:周朝的始祖,名弃。⑦伯 (ba): 同“霸”。九有: 九州。⑧颛顼 (zhuanxu): 黄帝的孙子。⑨帝喾(ku): 黄帝的曾孙。三辰: 日月星。单均: 尽力公平。仪民: 劝民为善。鲧(gun):禹的父亲。殛 (ji) 死: 流放而死。契: 殷的始祖。辑: 和顺。冥: 契的六世孙。稷: 即上文的周弃。去民之秽: 指伐纣。⑩有虞氏: 即舜的后代。禘(di): 与 “祖、郊、宗”都是祭祀的名称。夏后氏: 黄帝的后代。(11)幕:舜的后代,名虞思。帅: 同“率”。报:报德的祭祀。(12)杼: 禹的七世孙。(13)上甲微: 契的八世孙。(14)高圉: 后稷的十世孙。太王:高圉的曾孙,名古公亶父。(15)民质: 百姓信仰的人。五行: 金木水火土。(16)三筴(ce): 司马、司徒、司空三卿各一份。筴,简书。

【译文】 有一只海鸟名叫爰居,停留在鲁国都城的东门外,有两天了。臧文仲派人去祭祀它。展禽说: “真是不按照礼法行事呀,臧文仲的治理国家! 所谓祭祀,是国家的重大礼节; 而这重大的礼节,是政事成功的因素。所以制定祭祀之礼。并把它们定为国家大典要十分慎重。现在无缘无故地增加祭祀大礼,不合政事的要求。圣王是这样制定祭祀大礼的: 制定好的规矩并且施用于百姓的人,祭祀他; 为国事而死的人,祭祀他; 劳苦功高,安定国家的人,祭祀他;能够为国抵御大灾害的人,祭祀他; 能够为国抵抗重大祸患的人,祭祀他。不属于这几类的,就不在祭祀大典之列。

“从前神农帝得到天下,他有一个儿子名叫柱的,善于种植各种谷物蔬菜。夏朝兴起的时候,周弃继承了柱的事业,所以把柱祭祀起来作为农神。姓共工的人占有天下之后,他的一个儿子叫后土,能够整治九州的土地,所以后世就把他祭祀起来作为土神。黄帝能够给各种物品命名,让百姓清楚明白地供应财物。颛顼能够进一步完善黄帝的事业。帝喾能够搞清楚日月星辰的运行,这让百姓安居乐业。尧能够尽力公平地制定刑法以劝民为善; 舜为百姓辛劳而死于荒野; 鲧因为堵洪水不成功而遭流放而死; 禹能够用善德完成鲧的未竟事业;契作尧的司徒之官,而百姓和睦顺从; 冥勤劳任职而被淹死; 商汤以宽厚治理百姓,除掉了邪恶的夏桀; 稷勤于种植百谷而死于山里; 周文王以文德显名后世; 周武王为民铲除暴君殷纣王。所以,有虞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尧而宗祭舜; 夏后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鲧而宗祭禹; 商朝人禘祭舜而祖祭契,郊祭冥而宗祭汤; 周朝人禘祭喾而郊祭稷,祖祭文王而宗祭武王。幕能够遵循颛顼的规矩,有虞氏便报祭他; 杼能够遵循禹的规矩,夏后氏便报祭他;上甲微能够遵循契的规矩,商朝人便报祭他; 高圉和太王能够遵循稷的规矩,周朝人便报祭他。禘、郊、祖、宗、报,这五种祭祀,是国家的祭祀大典。

“加上社稷山川的神灵,都是对百姓有功德的。还有那些前代的圣哲以及具有美好品行的人,都是百姓学习的榜样。天上的日月星辰,是百姓共同瞻仰的。地上的金、木、水、火、土五种东西,是生养万物的。九州、名山、河流、湖泊,是出产财物日用的。除此之外,不在国家的祭祀大典之中。

“现在,一只海鸟飞来,自己不知道它的来历却去祭祀它,还作为国家大典,很难说这是有仁德和智慧的。那仁德的人论功行事,智者善于区分各种事物。对国家毫无功劳却受到祭祀,这算不上仁德; 不懂却又不问,这算不上智慧。现在这大海可能发生什么灾害了吧? 那些大海上的鸟兽,常常是懂得躲避灾难的。”

这一年,大海常刮大风,冬天很暖和。臧文仲听了展禽的一席话,说: “这确实是我的错。展先生的话,不能不作为准则啊!” 叫人把他的话写了三份留存起来。

【鉴赏】 在古代,祭祀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应当祭祀什么,不应当祭祀什么,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可以对此有个大致的了解。即为人民建立了功劳的人以及有益于人民的事物,大家才把它当作神来祭祀。展禽以这些规定作为依据,判定臧文仲把一只海鸟当作神灵来祭祀是“越礼” 了。主张“仁者讲功,智者处物”,反对“淫祀”,是颇有见地的。他还批评臧文仲不作研究,不懂的事又不问,是不仁也不智的。最后,在事实面前,臧文仲不得不承认错误。展禽以大量史实为例,论述充分,无可辩驳;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颇具说服力。

猜你喜欢
  • 白居易《彭蠡湖晚归》全诗赏析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

  •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 第四折

    [末引仆骑马上,开]离了蒲东早三十里也。兀的前面是草桥,店里宿一宵,明 日赶早行。这马百般儿不肯走:行色一鞭催去马,羁愁万斛引新诗。 【双调新水令】望蒲东萧寺暮云遮,惨离情半林黄叶。马迟 人意懒,风急

  • 诗 臧克家

    “诗”,响出金石的声音,放射灿烂的色彩,包涵着无限丰富意义的一个字! 许多平常的人望而却步了,以为它太神秘,太高不可攀了;另外少数特殊的人又拿它当做自己的专利品,点缀品,保有着它,像保有他们的金玉珠宝

  • 《难忘今宵》张兴华散文赏析

    今年9月28日晚7时,是个让我难以忘怀的时刻。京津廊沧等地的30多名弟子相聚在天津迎宾馆6号楼,为恩师汤吉夫先生祝贺80大寿。一眨眼,国庆

  • 同日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发表《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

    同日 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发表《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 : 2月16日由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发表《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该书指出:根据目前情况,中央决定在云、贵、川三省地区创立新的根据地;多打胜仗,大量消灭

  • 杨万里《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阅读答案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是杨万里的一首诗,描绘了作者回忆山园梅花的情景。诗中凭借细腻的描写和朴素的语言,将作者对美景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读者能够通过阅读这首诗,仿佛亲临山园,与作者一同欣赏梅花的儿女情长。这首诗语句表达流畅,内容饱满,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沉思的空间。

  • 咏花诗词之《题磁岭海棠花》全诗原文鉴赏

    温庭筠 幽态竟谁赏? 岁华空与期。 岛回香尽处,泉照艳浓时。 蜀彩淡摇曳,吴妆低怨思。 王孙又谁恨,惆怅下山迟。 海棠花为“花中仙子”,花艳叶茂,妩媚多娇。诗的首联直接地描写它的高雅不凡的美丽姿态,然

  • 关于交友之道|深情厚谊|范式“千里赴约”的作文论据素材

    交友之道·深情厚谊·范式“千里赴约” 东汉时期范式“恪守信用,千里赴约”的故事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汝南郡的张劭与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窗友相知,情深谊长。学业很快就要结束了,分手时二人

  •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

    名言: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人而不好善,祸虽未至,福其远矣。 句意: 人如果喜好做善事, 福虽然没有来到, 但远离了祸; 人如果不喜好行善, 祸虽未到, 但远离了福。 出处: 东汉·徐干《中

  • 《杂感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一个“只”字仿佛自嘲,实是发泄对这个世界的不平。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不平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言也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