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赏析》
首联开门见山,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一个“只”字仿佛自嘲,实是发泄对这个世界的不平。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不平鸣,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言也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
风中飞蓬飘尽悲歌之气,一片禅心却只换得薄幸之名。宋道潜诗有云:“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如此清妙之音被作者如此化用,倒成了牢骚满腹的出气筒。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拨弄,踪迹不定。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薄幸,对女子负心。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
颈联更是狂放愤慨:世上的人十之八九只配让人用白眼去看,好似当年阮籍的做派;“百无一用是书生”更是道出了后来书生的酸涩心事,此句既是自嘲,亦是醒世。
尾联说不要因为诗多说愁,成了谶语,春鸟与秋虫一样要作声。不是只能作春鸟欢愉,秋虫愁苦一样是一种自然。此句传承以上愤慨之气,再次将作者心中的不平推至高潮。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他所作诗歌,除了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苦的情怀,也常常发出不平的感慨。七言律诗杂感就是这样的一首诗。
-
有客 作者: 高华 【本书体例】
-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出处】唐王之涣《 凉州词二首其一 》。 【意思1】守边军士何必用羌笛吹奏幽怨的 《折杨柳》 曲,来埋怨这里的荒凉和没有青青的杨柳呢,须知,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
-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汉书·艺文志上》 人不必有其事,事不必丽其人。 ——[明]无碍居士《警世通言叙》 写小说也就是写社会。 ——沙
-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现代诗歌鉴赏 1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 何必要细细的盘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如果能够大方, 何必显得猥琐, 如果能够潇洒, 何必选择寂寞。 获得是一种满足, 给予是一
-
古代诗文名篇之陆贽文《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原文、鉴赏和解读
陆贽文《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 右,臣闻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作法于贪,弊将安救?示人以义,其患犹私;示人以私,患必难弭。故圣人之立教也,贱货而尊让,远利而尚廉。天子不问有无,诸侯不言多少。百乘之室,
-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 ① ,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② !”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 ③ !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
-
陶渊明:桃花源记 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
-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山名,位于今浙江衢州城北二十五里处;衢州因此而得名,所以三衢也泛指衢州。这首诗,通过纪游描写了三衢道中的秀丽景色,表现诗
-
巧匠斫山骨,刳中事煎烹。--刘师服直柄未当权,塞口且吞声。--侯喜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轩辕弥明外苞干藓文,中有暗浪惊。--刘师服在冷足自安,遭焚意弥贞。--侯喜谬当鼎鼐间,妄使水火争。--轩辕
-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