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管晏列传第二》
晏子出,遭之涂[3],解左骖赎之[4],载归。弗谢[5],入闰[6]。久之[7],赵石父请绝[8]。晏子戄然[9],摄衣冠谢曰[10]:“婴虽不仁,免子于厄[11],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12]。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13]。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14],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人为上客[15]。
【段意】写晏子礼贤下士的高尚品德。下分四层:越石父贤而被拘囚,晏子路见而赎之;载归之后,晏子失礼,入室久而不出,越石父要求离去;晏子致歉,问其故,越石父以“君子诎于不知已而信于知己”、“知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答之;晏子遂请越石父入室,待为上宾。
字数:328[1]越石父:齐国的贤人。
[2]缧绁(léi xiè):拘系犯人的绳索,引申为囚禁。
[3]涂:通“途”,道路。
[4]骖:指一车驾三马中左右两旁的马。
[5]弗谢:指晏子下车时未向越石父作礼请的表示。
[6]闺:内室。
[7]久之:指晏子在内室停留了很久。
[8]请绝:要求离去。
[9]戄(jue)然:震惊貌。
[10]摄:整理。谢:道歉。
[11]免子于厄:帮你脱离了困境。
[12]不然:不能这样说。
[13]诎:通“屈”,受委屈。信于知己:谓以彼知我而我志获伸。信,通“伸”,指受尊敬。
[14]感寤:有所感而觉悟。寤,通“悟”。
[15]延:邀请。上客:尊贵的宾客。
-
日本江户,一位26岁的青年僧人正独立楼头,面对着栏外的霏霏细雨,吹奏着一管“尺八”之箫。听那流出的音韵,悲抑纡余、阴深凄惘,令驻足倾听的雨中行人,也禁不住哀哀欲泪了。
-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翻译与解读
-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出处】唐王昌龄《 塞下曲四首其二 》。 【意思】茫茫无垠的沙漠,远望天边,太阳还未 落下,临洮已变得模糊不清。气势雄浑,旷远,一派塞外风光。 【全诗】 《塞下曲四首
-
空蒙不自定,况值暄风度。旧赏逐流年,新愁忽盈素。才萦下苑曲,稍满东城路。人意有悲欢,时芳独如故。
-
[唐]李商隐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珍珠始是车?运去不逢
-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正如长处和短处一样
-
古代诗文名篇之戏曲·王实甫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原文、鉴赏和解读
戏曲·王实甫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 第二折 (旦上云)红娘伏侍老夫人不得空便,偌早晚敢待来也。起得早了些儿,困思上来,我再睡些儿咱。(睡科)(红上云)奉小姐言语去看张生,因伏侍
-
一位小小说作家,写出一篇好作品不难,难的是摇曳生花妙笔,在各个时期都留下“雪泥鸿爪”。刘建超数度获奖,一路走来,把自己的写作步伐,
-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作品赏析【鹤注】宝应元年秋,自绵至梓,时家在成都。秋晚,方迎家再至梓。因秋夜而赋此。客睡何曾著
-
吕本中《满江红》吕本中 吕本中 东里先生 ① ,家何在、山阴溪曲。对一川平野,数间茅屋 ② 。昨夜冈头新雨过,门前流水清如玉。抱小桥、回合柳参天 ③ ,摇新绿。 疏篱下,丛丛菊。虚檐外,萧萧竹。叹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