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唐宋词之《李邴《汉宫春》》原文、鉴赏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宋词之《李邴《汉宫春》》原文、鉴赏和赏析

李邴汉宫春李 邴

李 邴

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注释 ①东君:司春之神。②练:白绸。③玉堂:华丽的宫殿。唐宋以后,称翰林院为玉堂。

鉴赏 这首词历来受人推崇,清徐釚在词苑丛谈谓其“一时脍炙人口”。其实早在宋代,它的流传已经很广了。如宋王明清曾谈到“李汉老邴,少年日作汉宫春词,脍炙人口,所谓‘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者是也。政和间,自书省丁忧归山东,服终造朝,举国无与立谈者,方怅怅无计,时王黼为首相,忽遣人招至东阁,开宴延之上座,出其家姬数十人,皆绝色也,汉老惘然莫晓。酒半,群唱是词以侑觞。汉老私窃自欣,除目可无虑矣,饮大醉而归。又数日,有馆阁之命。不数年,遂入翰苑。”(玉照新志卷四)。

踏雪寻梅图 【明】 戴进 美国私人藏

本篇属梅词,借梅怀人。全词清新隽永,富含神韵,足见作者笔力不俗。

开篇写梅花始发。“潇洒”是梅花的气质,“江”点明了梅花的生长环境。梅自高洁,又以修竹作陪衬,极言梅树的清雅孤傲。小梅初绽,不是争奇斗艳,仅“横两三枝”,疏淡静逸。东君,是司春之神,掌管着花团锦簇、嫣红姹紫,让春季万象更新。而今它却不爱惜梅花,任它“雪压风欺”;燕子本应早早归来报春,现在似乎也“怕春寒、轻失花期”。表面看突出的是东君无情、燕子冷漠,梅花孤寂,惨遭雪打风吹,其实却从侧面烘托了梅花凌寒怒放、孤傲刚强的气魄与品质。任凭风刀霜剑,纵使孤芳自赏,它依旧昂首迎春,释放独有的清芬。何况还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此处归鸿宛然成了高雅多情的形象象征,既给词增添了几分温存,又减少了梅的冰冷凄寒、目无下尘,平添了生活气息。

“清浅小溪如练”化用了林逋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山园小梅),“江”水清澈明净,江面宛如白练,江梅更是一尘不染、玉洁冰清。清江淡梅,风景独好,作者心悦诚服,不禁发出“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的感慨,其中或许有所寄托,官场险恶,宦海浮沉,不如归去,与江梅一起,享受那份难得的清雅与闲适,构筑心灵的茅舍疏篱。

“伤心”两句转入怀人,“故人”此处并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指林逋,林逋曾长期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孤山,无妻无子,却钟爱植梅养鹤,并以此为人生之趣,人称“梅妻鹤子”。林逋是一位名士,最懂得欣赏梅香梅韵,他的山园小梅更是登峰造极,成为咏梅的精品,可惜去世后,梅花就失去了知音,“疏影横斜”之诗竞成绝响,再无人企及,以致“冷落新诗”。

“微云”三句,作者以质问的口吻,言林逋逝后,纵有“微云淡月”,也无人能察,梅花孤芳自赏,清冷寂寞。结尾处,以拟人的手法,将梅孤高自许的风流标格推向高潮,梅花“横两三枝”,清香依旧,风雅依旧,但是知音不在,真意难寻。从此以往,有谁还能吟咏得出梅神韵的“暗香浮动月黄昏”呢? 全词在幽婉迂回中收笔,但暗含启悟,情味深长。

汉宫春写梅的淡雅、潇洒、美丽,更赞美它的刚健风骨和高洁气质,作者以花喻人,抒发了对林逋的追慕与怀念。全词多有蕴藉,或有所寄托。这首词与传统“梅词”的不同之处在于:梅花在李邴笔下不是一个孤芳自赏的冰冷角色,而是化作了传达友人相惜、相念之情的信使。全词尽管基调沉郁,但却演绎出了一曲清澈的高山流水之音,带给人心灵的归属,这对以后洪皓、陆游、姜夔、刘克庄等人的梅词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灼碧鸡漫志对“李汉老富丽而韵平平”含有微词,但是这首词的用韵自有特色,全篇采用“支”韵,与柔曼低回的格调相融合、情韵俱佳。而且写景清丽、抒情婉转、笔墨流宕有致,清许昂霄在词综偶评中称赞“圆美流转,何减美成(周邦彦)”是很有见地的。(张雅莉)

集评 宋刘壎:“用章殁,词盛行于时,不惟伶工歌伎以为首唱,士大夫风流文雅者,酒酣兴发,辄发之。由是与姜尧章之暗香疏影,李汉老之汉宫春,刘行简之夜行船,并喧竞丽者殆百十年。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作之,而后淫哇盛,正者歇,然州里遗老犹歌用章词不置也。”(水云村稿卷四词人吴用章传)

清李佳:“李邴汉宫春咏梅,下阕云:‘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江天、分付他谁。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此词为人所忌,仕途遂至蹭蹬。甚矣笔墨失检,乃易贾祸。”(左庵词话)

链接 宋代最高的军事机关——枢密院。唐代宗始命宦官为内枢密使,掌朝中机要。五代后梁置崇政院,改枢密使为崇政使,以文士充任。后唐改置枢密院,长官复称枢密使,权比宰相。后汉大将郭威任枢密使,主军务,开创枢密院掌兵先例,后周继之。北宋沿置,主管朝廷军事机要,即侍卫、边防、军马等政令,掌兵籍、虎符,得皇帝命令有调动兵马之权,但并不直接统领军队。与中书分掌军政大权,号称东、西“二府”。又与三衙分掌发兵与握兵之权,“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枢密院长官常以文臣充任,统辖三衙,以文制武,兵权分立,使军权不可能构成对皇权的威胁。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或为知枢密院事和同知枢密院事,时还增设签书枢密院事和同签书枢密院事。地位略低于宰相,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等副相统称执政,宰相与执政合称宰执,宋朝的宰执是最高行政长官。南宋初,因军情紧急,往往由宰相兼枢密院长官。自宋宁宗开禧始,宰相兼任枢密使遂成定制,这样在事实上就改变了由宰相和枢密院长官分掌文武二柄的旧制。

猜你喜欢
  • 《北征赋赏析》

    公元23年,刘玄称帝高阳,王莽死,刘玄迁都长安,年号更始。公元25年,赤眉入关,刘玄被杀。在这时期中,班彪远避凉州,从长安出发,至安定,写了这篇《北征赋》。   《北征赋》是一篇纪行赋,为班彪的代表作,在纪行赋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以诗人对寒梅的赞美和悲愤之情为主题。诗中描绘了枯梅坚韧不屈的品质,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坚韧和不屈的精神。全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寂寞、凄凉与对生命的坚持相融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中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思想的深度,使作品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这首诗的翻译困难较大,要保持原作的美感与意境。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李白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句诗出自李白的《蜀道难》,上一句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下一句是“丹霄未敢开封信,似有私情照离骚。”该诗描绘了艰难险阻的蜀道,并通过作者心灵的宽广与高洁表达了对逆境顽强坚持的态度。敬亭山是蜀道上的一座高峰,在此山上俯瞰,可以看到山势壮丽、云雾缭绕的景色,形成了与人的交流不尽相看、毫不厌倦的奇特景象。全诗通过描绘山峰的雄伟壮美,表达了诗人对困境和挫折的坚持与无畏,以及他的崇高品德和胸怀。

  •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鉴赏和解析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此诗选自《敬业堂诗集》,是作者早年名作。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

  • 带拼音的小学古诗词75首(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带拼音)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拼音的小学古诗词75首,内容包括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带拼音,古诗75首大全带拼音古对今,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注音作者年代。1.《 江 南 》 汉 乐 府 liányâhãtiántián yúxìliányâdōng yúxìliányânán4. 《 咏

  • 《故乡的河》葛小明散文赏析

    我是跟着一条河离开的,方向和速度,基本一致。走的时候,我并没有回头看它,也没有看满眼泪光的母亲,我知道,这些马上就要很遥远了,越是

  •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朱彝尊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是诗人著名的大型组诗。此诗作于康熙十三年(1674)。 鸳鸯湖即嘉兴南湖。棹歌,即一边划船随口而唱的歌

  • 刘禹锡《抛球乐》全诗赏析

    春早见花枝,朝朝恨发迟。及看花落后,却忆未开时。幸有抛球乐,一杯君莫辞。 作品赏析【注释】:

  •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翻译赏析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

  • 充满自信的古诗词歌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充满自信的古诗词歌,内容包括关于自信的古诗,关于自信的古诗词,自信豪迈的诗句。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