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林逋·山园小梅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林逋·山园小梅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中国历来有把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的说法,梅花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松柏一样,象征了伟岸的气节、高洁的人品。咏梅于是成了中国诗词的传统题材。林逋的这首诗在古今数以千计的咏梅诗中能成为千古绝唱,乃因为它传神地描绘出了梅花的风韵,更因为形象地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所崇尚的志节高洁的品格。

梅花开放的时令是万花凋落的严冬,其时普天之下象征万物复苏的青绿之色都已不见踪影,更不要说鲜妍的花色芳香了。首联的“摇落”即衬托了梅花迎寒独放时朔风呼啸、凌厉肆虐的背景。而在这一片箫杀的氛围中,梅花却是一枝独秀、昂首怒放,而且是色彩鲜丽,花蕊明媚。暄,本暖和之意,这里是以色彩引发读者的春温之感——寒冷似退缩了,梅花的明丽姿色给人带来了勃勃的生气、旺盛的活力!本来,众花的“摇落”与梅花的“暄妍”已成鲜明的对照,但诗人尚嫌不足,更以“独”、“占”、“尽”三字来伸足和突现梅花气势非凡、风韵独存的“风情”。说“向小园”而不是“在小园”,可谓练字矣,“向”字更能见出梅花迎面风寒而不惧、挺枝霜雪犹傲然的风骨。

诗人准确地把握住了梅花的气质,它虽“暄妍”但不艳丽妩嫣,神清骨秀、高雅脱俗才是它的神韵。颔联之所以能成为百代以下传诵的名句,其理在此。梅花的枝干遒劲虬屈,横斜旁逸,在凌寒的环境中疏疏朗朗地向四周伸展着,显示出它那瘦劲、苍健、桀傲的风姿,而这样的屈枝蟠节倒映在清浅的涟漪水波中,则更见出其峭拔、清绝的韵致,黑黝黝的影比起实在的枝干来更能显示出它的“神”来。而在月亮的银辉下梅花缕缕的清香一阵阵地袭来,梅花的形态和香气加上清浅的溪水、朦胧的月色便共同构成了纤尘不染、高洁清雅的意境。“暗”字与上联的“暄”字一样,也是运用了“通感”的手法,是以色彩的明暗状嗅觉的香气,“暗”即“幽淡”之意,但却比“幽淡”更传神,写出了月光下梅花似有似无、似断犹续的清香。“浮动”本是状液体的,这里却用来状馨香之气体,这就赋予了梅花香气流动的质感,所以这一联使读者更为真切地从色、香、形等方面体会到了梅花的神韵。前人有“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的句子,是说人们对这一联的倾倒,骚人墨客从此再也不敢妄自挥笔咏梅了。南宋大词人姜夔还以“疏影”、“暗香”为填词的调名,可见这两句诗对后世的影响之大。

颈联从侧面衬托、渲染梅花的幽姿倩影,“霜禽”统指冬天的鸟禽,但也有解作白鹤、白鸟的。“霜禽”句是说那些鸟儿尚未飞下陆地,已被梅花的美容惊魂动魄,先要偷窥一眼为快。“粉蝶”句从设想写来,蝴蝶之美以色彩驳杂、纹采绚烂见称,但它如果知道天下还有比它更美的梅花,它也该销魂倾绝吧。论色彩之美,梅花本比不上粉蝶,但粉蝶却在梅花面前“断魂”,可见使粉蝶倾倒的不是梅花的外表之美,而是它“为容不在貌”的内在气质之美。在梅花高洁神秀的气韵面前,艳俗斑斓的粉蝶竟黯然失色了。诗人的梅花·其二有“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可证之。

古人有饮酒赏花的风俗,席间吟诗唱词也是常事。龙城录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隋朝有个叫赵师雄的人,在罗浮游玩,天色已晚,见到树林边有个酒家,便欲前去饮酒,这时在旁边的一家农舍中走出了一个淡妆素服的美人,她与赵师雄答话,“言极清丽,芳香袭人”,赵于是与她在酒家共饮。过了一会,赵醉倒了,醒来一看,曙色已起,天已大亮,巡视四周,只有一棵大梅树,自己正躺在大梅树之下。于是他惆怅不已,丧然若失。这个传说把梅花描写成了美丽的女神,却也反映出人们饮酒作乐时希望有梅花来作陪添助雅兴。但这里因为把梅花人格化了,意义全然反了过来:幸而还有微微低吟的诗人可以亲近相伴、引为知己,所以不需要(象赵师雄那样的)花天酒地的俗客来凑热闹。“擅板”是歌唱时击拍的檀木拍板,它与“金尊”一起借代了酒宴,这两个意象本没有褒贬色彩,但在高洁的梅花面前,竟成了一堆俗物。林逋既有“梅妻鹤子”的雅称,最后一联中诗人把自己直接引入这幅月下梅花图中,也就不觉突兀了。

猜你喜欢
  • 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

    【4884】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自述(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译林出版社,30 75印张,2019年10月第1版,68元)△13章:①人生的不确定性

  • 《容斋随笔·玉蕊杜鹃》译文与赏析

    玉蕊杜鹃玉蕊杜鹃 【原文】 物以希见为珍,不必异种也。长安唐昌观玉蕊,乃今玚[1]花,又名米囊,黄鲁直易为山矾者。润州[2]鹤林寺杜

  • 骆宾王《咏怀》全诗赏析

    少年识事浅,不知交道难。一言芬若桂,四海臭如兰。宝剑思存楚,金锤许报韩。虚心徒有托,循迹谅无端。太息关山险,吁嗟岁月阑。忘机殊会俗,守拙异怀安。阮籍空长啸,刘琨独未欢。十步庭芳敛,三秋陇月团。槐疏非尽

  • 《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六国年表第三》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提示】 《十二诸侯年表》年经国纬,谱列春秋之时的列国事件,共有十四栏,即:周、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除首栏周为共主外,实谱十三诸侯。因第二栏鲁象征《春秋》当一王之法,不

  •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张九龄《在郡秋怀二首》全诗赏析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宦成名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露下霜且

  • 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全诗赏析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住著。偏袒右肩露双脚,叶里松子僧前落。韦侯韦侯

  •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研(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全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研,内容包括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全文,小学生必背古诗75+80首全部目录,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长歌行》汉代: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 《郝经·立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郝经·立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惟天行健①,万

  • 王安石《书李文公集后》原文、赏析和鉴赏

    王安石 文公非董子作《仕不遇赋》,惜其自待不厚。以予观之,《诗》三百,发愤于不遇者甚众。而孔子亦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盖叹不遇也。文公论高如此,及观于史,一不得职,则诋宰相以自快。今吾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