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指鹿为马》意译和解说
——史记·李斯列传
【注释】
①赵高:(? ——前207)秦宦官。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合谋,伪传诏书,立始皇小儿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又杀李斯,任中丞相,甚为专权,后又杀秦二世,立子婴为秦王,最后为子婴杀死。
②阴中: 暗地里中伤。
【意译】
赵高阴谋犯上作乱,又怕群臣不听命,于是想了个计策,先试探一下。一天,赵高派人向秦二世献了一只鹿,赵高故意说:“这是马。”秦二世笑着说:“丞相搞错了吧,把鹿当成马了。”赵高便问左右的人,让他们回答是鹿还是马。左右的人有的缄默不答;有的说是马,以阿顺赵高;也有人说是鹿的。赵高于是暗地里把那些说是鹿的人都杀了。
【解说】
在中国,在封建统治的重压下,权势与真理之间,凡有对峙,大凡是前者得胜回朝,后者饮恨收兵。鹿便是鹿,岂可言马?然赵高的炙手可热之势,足可指鹿为马,顺其者昌,逆其者亡。不是么?那些溜须拍马、顺其指鹿为马者,想来可得赵高垂青,加官进爵,飞黄腾达。而那些仗义执言,为真理而斗争,谓鹿为鹿者,竟被赵高绳之以法,难得善终。倒是那些默而不语者,苟全了性命,又未全昧了良心。专制的威胁下,沉默,或是一切正直之士唯一可择的门径。然赵高滥施淫威,颠倒黑白,一手掩尽天下人耳目,只可得逞于一时。士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暴秦终于在农民起义的鉏耰棘矜下寿终正寝。鹿又恢复了它鹿的称谓。只有在封建权势土崩瓦解的时候,真理才有它扬眉吐气的一天。权势与真理,后者居上之时,便是中国的光明之日。
【相关名言】
最强者的理由经常是最好的理由。
——法国·拉封丹
力量能征服一切,却是短暂的。
——美国·林肯
-
斋僧莫托门前钵 三时造就人常供 洗钵有时逢上客 待客休敲饭后钟 六味调和般若香 无缘定不到寒山 大荤辛腥病才知损体 拜佛念经未必成佛 青菜淡饭谁早识益身 怜生吃素自然养生 一粒米从檀越口中分出 半瓯水
-
是继超现实主义*之后,在法国西部又兴起的超现实主义诗人团体。1941年成立于法国的卢瓦尔河畔的罗什福尔城,故谓之罗什福尔派。该团体的成
-
获读手书,且言宦况〔2〕,乃知门临乱冢,屋绕丛山,几几乎青磷代灯,白云同榻矣〔3〕。
-
登山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李涉,生卒年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
古文观止·韩愈·与陈给事书 愈再拜: 愈之获
-
《蝶恋花》·晏殊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是一首写相思之情、离恨之苦的闺怨
-
书名“越绝”,在首篇《外传本事》中解释说:“越者,国之氏也。绝者,绝也,谓勾践时也。”“越”是指当时浙江地区而言,“绝”的意义不明。下文还解释说,在天子微弱、诸侯皆叛时,勾践“内能自约,外能绝人”;又
-
折桂令·毗陵晚眺 乔吉 江南倦客登临,多少豪雄,几许消沉。 今日何堪,买田阳羡,挂剑长林。 霞缕烂谁家画锦,月钩横故国丹心。 窗影灯深,磷火青青,山鬼喑喑。
-
《石林燕语》 《石林燕语》10卷,宋叶梦得撰。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居士,吴县人。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进士,历仕哲宗、徽宗、钦宗、高宗4朝。叶梦得是南北宋之间一位著名的学者,他著述极为丰富,今存于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