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滩》《采莲曲》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王维
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采莲曲
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1)王维的白石滩是如何描写月光的?请举例分析。(3分)
(2)两首诗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请分别指出来。(3分)
(3)两首诗描写的内容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写月光。(1分)它通过刻画沉浸在月色中的景物,暗示出月光的皎洁、明亮。如“清浅白石滩”,写滩上的水、水底的石清晰如画。(1分)夜色之中,能看得如此分明,这正暗示月光的明亮。唯其月明,照彻滩水,水才能见其“清”,滩才能显其“浅”,而水底之石也才能现其“白”。月之明,水之清,相映相衬,给人造成了极其鲜明的视觉感受。(1分)
(2 )白石滩前两句是静态的景物描写,后两句写一群少女明月下浣纱的动态画面。(1分)采莲曲前两句写日落时分,江水清澈,余辉掩映,荡漾着采莲女子婉转的歌声。(2分)
(3 )相同:两首诗都是写勤劳可爱的女子的一种健康淳朴的美,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1分)两首诗都表现了一种自然、纯真的美,寄托着诗人对自然、纯真的美的追求。(1分)
不同:王维的诗写一群少女明月下浣纱,刘方平的诗写一位少妇日落时分采莲。(1分)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冬天的诗句常用,内容包括描写冬的诗句,要常见的哦,有关冬天的诗(常用的),有关冬天的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
-
作于:(1933年) 一月二十六日《鲁迅日记》1933年1月26日:“旧历申(当作酉)年元旦。……又戏为邬其山先生书一笺云:(略)。已而毁之,别录以寄静农。改‘胜境’为‘高岫’,‘落’为‘击’,‘戮’为‘灭’也
-
丁仙芝渡扬子江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风叶下,淅沥度秋声。作者简介丁仙芝,亦
-
【原题】:仆与公采户曹奉议有先世之契又旧从其伯仲游今复相遇於此前日偶过西邻不知尝辱车马承贶佳什次韵为谢
-
《海棠·海棠歌》咏海棠诗鉴赏 陆游我初入蜀鬓
-
绸缪 【原诗】:绸缪束薪(1),三星在天(2)。
-
学不倦,所以治己也;教不厌,所以治人也。夫茧 ① ,舍而不治,则腐蠹而弃 ② ;使工女缫之 ③ ,以为美锦,大君服而朝之 ④ 。身者茧也,舍而不治,则知行腐蠹;使贤者教之,以为世士 ⑤ ,则天下诸侯莫
-
《倾杯》 年代:宋作者:柳永 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 情知道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 算人生、悲莫悲于轻别, 最苦正欢娱,便分鸳侣。 泪流琼脸
-
吊济南从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到二十三年(1934年)秋初,我整整的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
-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