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南乡子(回首乱山横)》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鉴赏】
苏轼这首词善于从社会人生常见的聚散之中展现出特定环境中的真情挚意。送别之作,牵涉到送行与被送行双方,联系双方的感情纽带是作品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在二者深厚情谊的基础上,才说得上如何运用艺术的手段把它表现出来,而不致仅流于应酬而已。苏轼与陈述古交谊较深。述古名襄,比苏轼年长。当他还在朝时,便曾向宋神宗推荐苏轼是难得的人 才。以后二人都因反对新法离朝外任,述古于熙宁五年(1072)五月由陈州移知杭州时,苏轼已任杭州通判半年。二人在这个风景名城一起宴集唱酬,十分相得。熙宁七年(1074)七月,陈调赴南都(宋之南京,今河南商丘)新任,于有美堂宴会僚佐,苏轼赋虞美人(湖山信是东南美)赠别。不久,陈离杭,苏轼追送至临平(在杭州东北面,即今余杭),写下了这首情深意挚的送别词。
词以回顾二人两年来在一起共事的杭州城开始,虽是即景之笔,却在这拟写送述古的一回首之中表现了无限美好的回忆与惜别之情,而点出“居人”,含蓄地反映了陈述古在杭任上的爱民措施,以及离去时对“居人”的关注、眷顾之情。这种从眼前实景落笔而展衍开去与由景入情的写法,不仅使人感到亲切,而且增加了作品的深度。紧接着写临平山上的塔,仍就眼前景物落笔,实则是以客观的无知之物,衬托词人主观之情。“谁似”二字,既含有词人不像亭亭耸立的塔,能目送友人远去而深感遗憾,又反映了词人不像塔那样无动于衷地迎客西来复送客西去,而为友人的离去陷入深深的哀伤之中。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迎友人来杭又送友人离去的实际。
下阕承上阕以塔之无情送客衬己之惜别深情,再从正面和实处抒发。词意似断似续,实是妙笔。“归路晚风清”,友人既已离去,自己亦只得返程,然惜别的情思绵绵不绝。“梦不成”与“泪不晴”,都是实写词人对陈述古的思念,而又有一个递进、深化的过程。同时,在词的环境氛围与形象的描绘上,这两句也非常成功。“梦不成”,衬以初秋的寒意,愈显出环境气氛之凄清,“泪不晴”,置于微弱的残灯斜照之下,说雨晴而泪不晴,极有思致,愈展现出人物形象的孤寂及其内心思念友人的深情。
整首词就这样从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之中,以通俗明白的语言,表现出词人对陈述古的深情厚谊与惜别之意。不用典故,不加藻饰,但写真景物真感情,在送别的题材中,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
《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缁难再白.》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勤学类名言赏析《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缁难再白。》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一月道场斋戒满,今朝华幄管弦迎。衔杯本自多狂态,事佛无妨有佞名。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锋未钝老犹争。平阳不独容宾醉,听取喧呼吏舍声。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出处】唐崔颢《 黄鹤楼 》。 【意思】古代的仙人已乘黄鹤飞走 了,这里空留下一座黄鹤楼。黄鹤一去 再也不返还,唯有天上的白云
-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 ① ,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② ,喟然而叹 ③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④ 。言偃在侧曰 ⑤ : “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 ⑥ ,与三代之英 ⑦ ,丘未之逮也 ⑧ ,而有志焉
-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名句】治其本 ① ,朝令而夕从;救其末 ② ,百世不改也。 【注释】①本:根本。②末:细枝末叶。 【释义】从根本上进行治理,政令将会很迅速得到执行;只从细枝末叶进行治理,经过一百代也不能有所改变。
-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四十岁以前,孟浩然曾漫游三湘,仲秋季节,他从武陵经洞庭返乡。不久即有开元
-
《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诗人在开端两句即点明渡湖季节,以“满”字和“平”字勾勒出湖泊春水潋滟的全景。“沅水”以下四句不仅描写洞庭湖的水势,更糅入了与之相关的动人传说,使得诗的意蕴更加丰富,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沅水是湖南西部的一条江流,入洞庭,桃源县在其左岸。“
-
“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出处】唐杜甫《丽人行》。 【意思】杨家的权势炙手可热,无人 能比,小心别靠前,以免丞相发怒。炙 (zh)手可热:手一接触就热得烫人,比 喻气焰盛,权势大。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