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同我)(卞之琳)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雨同我·卞之琳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天天下雨,自从你走了。
自从你来了,天天下雨:
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
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
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
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
想在天井里盛一只玻璃杯,
明朝看天下雨今夜落几寸。
五月
雨同我一诗写于1937年。诗共两节,每节四行。细腻地表现了作者一种耐人寻味的情思。该诗第一节先由两地的友人来信中分别对“雨”的埋怨写起,第三句归到自己的态度是“两地友人雨我乐意负责”,却显得突兀费解了。可以理解为这是作者的一种心情的表现:乐意为朋友分忧。所以接下来作者还要为第三处的友人着想:“第三处没消息寄一把伞去”。“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者牵念的又岂止这三处友人呢!所以第二节一开始就喟然长叹:“我的忧愁随草绿天涯”。作者念及的更为广阔辽远。不仅关心自己的友人,而且关心似不相干的他人,乃至于一草一木,鸟兽虫鱼,他(它)们在“雨”中的情景究竟如何呢?“鸟安于巢吗?人安于客枕?”诗中所说的“雨”固然就是雨,但未尝不可作“风雨”——不尽的磨难与困顿解。作者所念及的不止是人,还及于一切有生之物,都分得“我”的忧愁,于是乎作者忽发奇想:“我”且把一只玻璃杯放在天井里,明朝好知道普天下的雨落了几寸。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从“我”的这只玻璃杯里的雨水,可以想到普天下的情景吧。该诗题名雨同我,表现了作者对世人以及万物的关心,作者的情怀是感人的。
这首诗在艺术上使用了推衍的方法。它先由某一点说起(比如从两地友人对“雨”的埋怨说起),然后逐渐扩展,推及他人,推及万物,进一步由有限推进到无限,使得要表达的意思不断推进以至完成。作者早年翻译尼可孙的论文魏尔仑与象征主义曾有一段话:“没有一幅画真能够发生效力的,要是不向无穷张一张眼,不向无限开些窗子。”这首雨同我就努力于“向无穷张一张眼”,“向无限开些窗子”,诗的境界仿佛是无尽的,读来颇耐人寻味。
-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出处】唐白居易《 白云泉 》 【意思】天平山腰泠泠流淌着白云泉,白云无意舒卷泉水自流悠闲。你又何必奔流飞泻到山下去,推波助澜
-
晴雯下岗是自找的读过《红楼梦》,总觉得晴雯是一个让人反感的人物,想想看,一个丫鬟嘛,主子怎么宠你,你也就是一个服务人员,你得明白你
-
我爱鸟。 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现在这样有闲的人少了)。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
-
凯歌十首(时韩雍破大藤峡贼 )其一红日中天万国明,戴盆魑魅尚偷生(2)。神机睿略如天运(3),一怒能教岭峤平(4)。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绿树烟雨的诗句,内容包括关于烟雨的诗句,形容“山上细雨”的诗句?,描写山源翠绿,杜鹃啼鸣,细雨如烟的诗句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
-
7月上旬 红4方面军扩编 : 7月上旬,红4方面军根据6月底召开的木门军事会议关于将4个师扩编为4个军的精神,进行整编扩军。4个军的组成情况为: 以10师为基础,连同赤江、赤北两县独立团和万源、江口两
-
你是,一切生命的 源泉和开始, 物质和精神, 感觉与理智; 当酒杯中的酒 发出闪闪的光亮, 像透过瞳孔 窥见灵魂一样; 当阳光明媚, 大地一片欢笑声, 人们亲切交谈, 吐露着爱情, 人们为神秘的婚姻
-
《亲师取友,皆学者事.但师体貌严重,善学者,大约得朋友之力为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亲师取友,皆学者事。但师体貌严重,善学者,大约得朋友之力为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张伯行《困学录集粹
-
民歌口唱山歌手插秧,今年收谷谷满仓。牛出力来牛吃草, 做官的吃米我吃糠; 老鼠子还
-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①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②。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注释】①权德舆(759—818),字载之,行三。天水略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