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典小说《左慈 》全文和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典小说《左慈 》全文和鉴赏

左慈字元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通。尝在曹公座,公笑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放云:“此易得耳。”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公大拊掌,会者皆惊。公曰:“一鱼不周坐客,得两为佳。”放乃复饵钓之。须臾引出,皆三尺余,生鲜可爱。公便自前脍之,周赐座席。公曰:“今既得鲈,恨无蜀中生姜耳。”放曰:“亦可得也。”公恐其近道买,因曰:“吾昔使人至蜀买锦,可敕人告吾使,使增市二端。”人去,须臾还,得生姜。又云:“于锦肆下见公使, 已敕增市二端。”后经岁余,公使还,果增二端。问之,云:“昔某月某日,见人于肆下, 以公敕敕之。”
后公出近郊,士人从者百数。放乃赍酒一罂,脯一片,手自倾罂,行酒百官,百官莫不醉饱。公怪,使寻其故。行视沽酒家,昨悉亡其酒脯矣。
公怒,阴欲杀放。放在公座,将收之,却入壁中,霍然不见。乃募取之。或见于市,欲捕之,而市人皆放同形,莫知谁是。后人遇放于阳城山头,因复逐之,遂走入羊群。公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曹公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今既验,但欲与相见。”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人即云:“此羊是。”竟往赴之。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并屈前膝,人立云:“遽如许。”于是遂莫知所取焉。

左慈在搜神记卷一。还见于北堂书钞、法苑珠林、太平御览,均引自搜神记。由此,左慈定为干宝原撰。
左慈叙述的是三国时代的一个传说故事。作品描写一个名叫左慈的术士,少有神通并多次以他的神术戏弄曹操,后来曹操大怒,暗中打算杀死左慈。但是左慈神通广大,善于变化,致使曹操和他的爪牙无计可施。
据史书记载,左慈其人为东汉末方士。字元放,庐江(今属安微)人。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载,左慈为葛玄之师,“葛玄从慈受之。凡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各一卷。”左慈的传说又见于后汉书·左慈传、神仙传。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左慈掷杯戏曹操”一段亦是由搜神记·左慈发展而来的。
左慈中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具有积极浪漫主义倾向。浪漫主义本质上就是理想主义,左慈这个形象以及他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人民对荒淫无道的统治者的强烈憎恶和反感,左慈及他的神术就是人民理想的化身。尽管干宝写搜神记的目的是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但他搜集编撰的这个民间传说本身却是人民大众心理的写照。
左慈的写作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故事中的两个活生生的但又截然不同的典型人物——左慈与曹操。这两个人在作品中是对立的形象。左慈是人民群众理想愿望的代表,他机智而有神通,能运用神术当众从盘中钓出松江鲈鱼,须臾间从蜀中取回生姜,曹操的发难并没有难倒他。他用一罂酒、一片脯醉饱百官,而这些酒肉竟是来自酒肆,使得曹操大怒。曹操抓他,他“却入壁中,霍然不见”,欲捕他时,他又变人变羊,使得曹操无法施展他的淫威。左慈这个形象及他的神术的塑造与刻画,使读者颇感可爱,他的神术固然是作者奇丽的幻想,然而读者却能因他戏弄曹操、遁入壁中、变为羝使捕者莫辨而拍案叫绝。因为他的神术是广大人民寄予的一种愿望,恰恰是人民想做而不能做到的。因而左慈作为一个典型人物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必然引起读者的共鸣。
曹操在文中是统治者的代表。他狡诈、阴险、虚伪,在作品中与左慈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在宴会上提出要食“松江鲈鱼”、“蜀中生姜”,这无异于唐代杨贵妃在长安要食南国的鲜荔枝。后“公出近郊,士人从者百数”。从这几段描写读者便可见当时统治者们奢侈荒淫的生活之一斑。曹操处处多疑狡诈,他让左慈去买蜀中生姜,又怕他在附近买了,便让左慈顺便通知他的使者,命他多买回两端锦。这当然难不住神法在身的左慈。曹操暗中派人抓左慈时,却抓不到他。于是派人到羊群中告诉他说:“曹公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今既验,但欲与相见。”此时,“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化为老羝的左慈,如此回敬捕之者,颇为幽默。他洞悉捕者之诈,所以“群羊数百,皆变为羝”,都做感恩戴德之状使捕之者“莫知所取”。这一段描述妙趣横生,令人忍俊不禁。统治者及其爪牙阴险狡诈的面目也被揭露得体无完肤。
三国演义中诗赞左慈“飞步凌云遍九州,独凭遁甲自遨游。等闲施设神仙术,点悟曹瞒不转头。”赞颂左慈道术仙机,讽刺曹操奸雄权势。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书中明显具有尊刘抑曹的倾向。一般认为,这与宋元时期民族矛盾中“人心思汉”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思想局限性有一定关系。然而从搜神记中曹操与左慈的形象,以及作者对两个典型人物的倾向性来看,“抑曹”倾向似由来已久。
左兹这篇小说语言简朴,采用白描手法勾勒人物形象,用形象本人的语言和行为去说话,作者再用朴实简约的语言把故事贯穿起来,人物就显得栩栩如生。鲁迅先生说:“六朝人之志怪,却大抵一如今日之记新闻,在当时并非有意做小说。”(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这也许是六朝志怪小说语言特点的成因之一吧。搜神记中也有一大部分只用三言两语记述的零星琐碎的“新闻”,如:卷十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怪则怪矣,却难以作小说观。
猜你喜欢
  • 李白与杜甫的友谊

    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如双峰并峙,光耀史册。他们之间的友谊,为后人所交口称赞。李白比杜甫大11岁,他们两人的交往也可算是忘年之交。他们曾在天宝三年到四年

  • 骆宾王《咏尘》全诗赏析

    凌波起罗袜,含风染素衣。别有知音调,闻歌应自飞。

  • 《贾生赏析》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 杜甫《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全诗赏析

    云里不闻双雁过,掌中贪见一珠新。秋风袅袅吹江汉,只在他乡何处人。谢安舟楫风还起,梁苑池台雪欲飞。杳杳东山携汉妓,泠泠修竹待王归。 作品赏析原注:王新诞明珠。【黄鹤注】当是广德元年秋在梓州作。

  • [双调]沉醉东风·自悟(瓷瓯内潋滟莫掩) 鉴赏、赏析和解读

    马谦斋 自悟 瓷瓯内潋滟莫掩 ① ,瓦盆中渐浅重添。线鸡肥 ② ,新篘酽 ③ ,不须典琴留剑。二顷桑麻足养廉,归去来长安路险。 取富贵青蝇竞血,进功名白蚁争穴。虎狼丛甚日休?是非海何日彻?人我场慢争优

  • 古代兵法之《草庐经略》原文和鉴赏

    [原文](节选) 卷 二 料 敌 夫敌情叵测,常胜之家必先悉敌之情也。其功其情,其强其弱,其治其乱,其严其懈,虚虚实实,进进退退,交态万状,烛照数计,或谋虑潜藏而直钩其稳状,或事机未发而预揣其必然。盖

  • 欧阳修《书王元之画像侧》全诗鉴赏

    偶然来继前贤迹,信矣皆如昔日言。诸县丰登少公事,一家饱暖荷君恩。想公风采常如在,顾我文章不足论。名姓已光青史上,壁间谷貌任尘昏。

  • 虞羲《见江边竹诗》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虞羲见江边竹诗挺此坚贞性,来树朝夕池。秋波漱下趾,冬雪封上枝。葳蕤防晓露,葱蒨集羁雌。含风自飒飒,负雪亦猗猗。金明无异状,玉洞良在

  • 《人日思归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诗。诗的一开头,即以工整的对仗交代了时令及离家的时日。开头二句,诗人淡淡地说出一个事实:“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笔调平淡,似乎不带什么感情,然而低吟之际,就会感觉到一股苦涩的思乡之情弥漫在字里行间。“入春才七日”好像诗人

  • 陆游《卜算子·咏梅》宋词赏析及注释翻译

    卜算子·咏梅① 陆游 驿外断桥边②,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①卜算子:万树《词律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