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安期《漓江舟行》
俞安期漓江舟行明山水诗鉴赏
俞安期
桂楫轻舟下粤关,谁言岭外客行艰?
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涛声枕上山。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小诗,表现了诗人面对广西漓江风光时超逸洒脱、喜不自胜的心境。
漓江两岸,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江水清澈,千丈见底; 两岸青山,奇巧多姿。诗人韩愈曾称道说: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俞安期在这秀丽之乡,乘舟而行,沐浴在如诗如画的风光之中,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首句说明自己在行旅当中,方向是南下广东,乘船而行。“楫”,是船桨,桂楫,即桂木做的船桨。以芳香的桂木做桨,有高洁精美之意。苏轼赤壁赋有“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的句子。“桂楫轻舟”,说明船既精且快。“轻”字,既表明船行之快,又传达出诗人当时的快意。
二句是紧接上句的愉快心情而发的由衷之言。“岭外”,即岭南,从中原望去在五岭之外,因此得名。这里形势险要,山川盘郁,常有岚雾作瘴,所以有行路艰难之说。而诗人桂楫轻舟,一泻而下,根本没有艰难可言,因此用反问“谁言岭外客行艰”表现出诗人的愉悦心情。
三、四句笔尖一转,写出诗味浓郁的妙语: 当夹江风光为夜幕笼罩的时候,诗人高卧船中,谛听船下的噌啌水声,冥想两岸的层层迭迭的翠峦青嶂,枕底的涛声浪迹与枕上的峦形峰影交相成韵,其境界如幻似真,多么富有诗情和仙意!
-
仿佛古容仪,含愁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归。
-
一双华亭鹤,数片太湖石。巉巉苍玉峰,矫矫青云翮。是时岁云暮,淡薄烟景夕。庭霜封石棱,池雪印鹤迹。幽致竟谁别,闲静聊自适。怀哉庾顺之,好是今宵客。
-
诉衷情[1]·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原文】当年万里觅封侯[2],匹马戍梁州[3]。关河梦断何处[4]?尘暗旧貂裘[5]。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6]。
-
从一般人,尤其是久受异族及其奴仆鹰犬的蹂躏的中国人看来,杀人者常是胜利者,被杀者常是劣败者。而眼前的事实也确是这样。 三月十八日段政府惨杀徒手请愿的市民和学生的事,本已言语道断,只使我们觉得所住的并非
-
谁也不以无神论者终老。 ——[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 略知哲理的人,往往倾向于无神论;深晓哲理的人,便倾向于宗教。 ——[英国]弗朗西斯·培根《论无神论》 无神论把人类交给理性,交给哲学,交给天然的
-
清·李渔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 1 ,何不留将次第开 2 ?”盛极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出处】唐贾岛《 寻隐者不遇 》。 【意思1】只知道就在这座山中,但云 雾重重,不知他在哪一处。 【意思2】我向一个正在松树底下作零活的少年问道:你师傅在家吗?那少年
-
凌波起罗袜,含风染素衣。别有知音调,闻歌应自飞。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出处】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 【意思】我在孤山寺北、贾公亭西的孤山山顶,眺望秀丽的西湖,只见潇潇的 春雨过后,湖水新涨,几乎与湖岸齐平;阴晴不定的天空中
-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昌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人生志气立,所贵功昌业。》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唐·陶翰《赠郑贵外》,胸怀远大类名言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