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诗》诗词原文、赏析、解读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这首诗是作者谪贬江州司马赴任途中所作。元和十年正月,元稹被召回长安;同年八月,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一来一去,都经过了蓝桥驿。诗歌因此有感而发。诗的前两句,点出了作诗时地点、时间和事由,含有不尽的感慨。元回长安,时为初春,诗人自注云:元稹诗中有“江陵归时逢春雪”句,所以说“蓝桥春雪”;白氏被贬,正值初秋,因此说“秦岭秋风”。风雪交加,既是写实,又是受迫害的象征。诗的后两句切入正题,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心绪。虽然朋友们不能聚首畅谈,而诗歌却能很好地传达相互之间的消息和感情。心有灵犀,见诗如晤故人,所以,每到一站,诗人总要在那驿亭的墙壁上寻找元稹的新作,寻找老友留给他的一瓣真心。
应该说,这是一首极其伤感的诗歌。元稹回京不久,便遭排挤,出为通州司马。两人同处逆境,又不能相互安慰,甚至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精神压力之大,情绪之恶劣,可想而知。不过,作者却用一种明快的基调来处理,每次下笔至关键处,便戛然而止,把怨愤和离愁深深地埋藏在心底,那亲切的语言平平叙来,呈现出一种镇定自若的风度,使诗歌别具一格。这种“言浅而意深”的特点正是白氏的“独造之境”。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己盼读元诗的急切的神态的描绘,给诗歌抹上一层轻松的色彩,借以冲淡悲凉的气氛。入木三分的形象刻画,顿时使诗中的人物活跃起来,弥补直叙带来的平淡。
-
往见泰山乔岳,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予甚愧之,当与
【名句】往见泰山乔岳 ① ,以立身四语甚爱之,疑有未尽,因推广为男儿八景,云:“泰山乔岳之身,海阔天空之腹,和风甘雨之色,日照月临之目,旋乾转坤之手,磐石砥柱之足,临深履薄之心,玉洁冰清之骨。”此八景
-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骐驎翳凤凰。芙蓉旌旗烟雾乐,影动倒景摇潇湘。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似闻昨者
-
祭文赏析·《祭奠岳母——献于岳母去世一周年》(佚名)
-
黄醅绿醑迎冬熟,绛帐红炉逐夜开。谁道洛中多逸客,不将书唤不曾来?
-
典源出处 《国语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 其亡也,回禄信于聆 (qin) 隧。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 其亡也,夷羊在牧。周之兴也,鸑鷟(yuezhuo) 鸣于岐山; 其衰也, 杜伯射王于
-
古文观止·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褒禅山,亦谓之
-
【提示】 所谓“封禅”,原是古代两种特殊的祭祀天地的仪式。君主即位后,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表示报答上天之功,称为“封”;又在泰山下的小山梁父山上分划区域祭地,表示报答大地之功,称为“禅”。这是帝王礼
-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唐代战争频仍,大量士兵从军服役、镇守边关。夫妻分离、亲人流散的现象相当严重。所以在唐诗中,“闺怨” 、“寄夫”一类的作品为数不少。这
-
相思 作者: 王维 【原诗
-
子胥出走,边侯得之。子胥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 子胥:即伍子胥,名员,春秋时楚国人。伍子胥因父亲伍奢、兄长伍尚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