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原文和赏析
周密
送陈君衡被召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欺。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释】陈君衡:陈允平,字君衡,号西麓,四明人,著有日湖渔唱。被召:受到元朝统治者的征召。朝天车马:征召陈君衡朝见天子的车马。宝带:古代系官印的丝带。金章:金印。茸帽:皮帽。风欺:被风吹歪。秦关: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市。汴水:流经北宋都城开封的一条河流。此处秦关、汴水泛指中原故地。英游:潇洒地登临游览。叠鼓:一遍又一遍的鼓声。清笳:声调清亮的胡笳。晓陇:拂晓时分的山峦。方回:北宋词人贺铸字。黄庭坚诗:“解道江南肠断句,世间惟有贺方回。”此处是作者自比方回。
【鉴赏】这是一首很特别的送行词。宋室倾覆以后,陈允平应元王朝征召至大都(今北京)做官,周密则隐居不仕,两人的政治立场出现了大的不同。词中不见对朋友的勉励,更多的却是不冷不热的嘲讽。
上阕“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起句破空而来,写陈允平奉召北上途中场景,旌旗遍野,车马隆隆,行色很是壮观。前两句是仪仗,后一句是途景,相互辉映,很有气势。“平沙”而“万里“,已现大野的平阔,再加上“天低”,气象就越显宏阔雄浑了。以上三句是远景。接下来两句写近景,写征人:“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欺。”写陈的装佩和风貌,突出了他的荣宠显达。“茸帽风欺”,略显得意之态,别有一番意味。以上是实写。以下则承接“平沙万里”,想象朋友在北地的享乐生活,是虚笔。“秦关汴水”,依然就行途来写。“叠鼓清笳,骏马名姬”是“纵英游”的写照。写朋友虽然备受新朝器重,可以纵情英游,但这一切都是在故国的秦关、汴水上进行的。旧臣为新朝所用,在作者看来并非是荣耀,而恰恰是一种耻辱。
下阕以“应”字遥接上阕的“想”字,继续虚写朋友在北地的生活。“燕山雪”飘,“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是北国冬日景象。“月”、“晓”说明朋友畅饮通宵达旦,以至“酣”,表明朋友认为他乡即我乡、新朝即旧朝这样一种观念,别的一切自然是不会去管的。紧接着笔锋陡地一转,指向自身:“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以方回自比,说残年垂老,隐居江南,不会有人想起。“方回”,当包括所有眷恋前朝的江南遗民。“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用雁的北还反衬人的不归,抒写别后的凄凉孤苦以及对故人的思念心情。最后两句叠进一层:“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看似情谊无限,相思苦极,实含难言之隐。从上文可以看出,作者对朋友的晚节不保是有微词的,只是表达得比较含蓄罢了。
全词含蓄深沉,字里行间浸透着亡国的辛酸,但表面上对友人还是客气有加,不露声色,把政治态度和友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十分得体。
-
《致橡树》是一首哲理诗,通过橡树与爱情的比喻,表达了爱情的坚贞与忠诚。诗中作者对橡树的嘱托和自问,展现了他对爱情的无限希冀。诗人的情感和思绪流露其中,让人感受到他对真爱的追求和珍视。这首诗啊,让我们看见了爱情中的坚韧和信念,同时也让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大海诗句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大海的诗句古诗,描写大海的古诗,关于描写大海的诗句。《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宋代:米芾千古涟漪清绝地。海岱楼高,下瞰秦淮尾。水浸碧天天似水。广寒宫阙人间世。霭霭春和一海市。鏊戴三山,顷刻随
-
要知西掖承平事,记取刘郎种竹初。旧德终呼名字外,后生谁续笑谈余。(昔李公择种竹馆中,戏语同舍,后人指此竹,必云李文正手植。贡父笑曰:文正不独系笔,亦知种竹耶?时有笔工李文正。)成阴障日行当见,取笋供庖
-
山阴老僧解楞伽,颍阳归客远相过。烟深草湿昨夜雨,雨后秋风渡漕河。空山终日尘事少,平郊远见行人校尚书碛上黄昏钟,别驾渡头一归鸟。
-
岘首风湍急,云帆若鸟飞。凭轩试一问,张翰欲来归?
-
葛天民《绝句》宋山水诗鉴赏 葛天民 夜雨涨波高一尺,失却捣衣平飞石。 天明水落石依然,老夫一夜空相忆。 夜雨、水波、岸石,涨波没石,水落石出,景象无奇却耐人寻味,尾句之“空相忆”最经得起咀嚼。“水落石
-
南国碧云客,东京白首翁。松江初有月,伊水正无风。远思两乡断,清光千里同。不知娃馆上,何似石楼中?[其夜,余在龙门石楼上望月。] 作品赏析初有:一作初上。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的一首抒发壮志豪情的词作。作者以颇具战斗力的自身为例,鼓励被困境困扰的朋友陈同甫要坚持信念,勇往直前。辛弃疾用深沉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战争的思考。全词表达了作者顽强不屈的斗志和骄傲自豪的心态。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与自己坚强面对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追求荣耀的愿望,并对朋友陈同甫表达了美好的祝愿。这首词以豪迈的语气,表达了诗人作为知己的情谊,同时展示了对困境的不退不缩的精神。通过极富感染力的抒情词句,表达了对友谊和正义的追求,激励人们勇往直前。
-
散文·历史散文·尚书《秦誓》 公曰:嗟! 我士,听! 无哗。予誓告女群言之首。 古人有言曰:“民讫自若,是多般。”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是惟难哉! 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员来。惟古之谋人,则曰
-
房州通判许安世,以书遗余言:“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又能自写真,人有得之者。”许欲以一本见惠,乃为作此诗。学道无成鬓已华,不劳千劫漫烝砂。归来且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