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九天生神章经》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本经1卷,约3000余字,分为3部分:一是释题;二为此经正文,凡9章;三为太极真人颂,2首。释题叙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本迹,即道教的神学创世纪,称三宝君应劫而出,或“开图化生”,或“出书度人”,为三洞之尊神。又说玄元始三元积阳成天,积滞成地,以至“人民品物,并受生成”。所以人体生成既是“三元育养,九气结形”,又须诸神护卫,如说“太一执符,帝君品命,主箓勒籍,司命定算,五帝监生,圣母卫房,天神地祇,三界备守”等等。又说要爱形保神,贵气固根,法要则是念诵此经,以生万神于身中,达到“形与神同,不相远离,俱入道真”之目的。并宣讲“上范虚漠,理微大幽,道达重玄,气冠神霄”等教理。
经正文9章以5言韵文写成,9章9天,章名多用佛教语,如“郁单无量天”、“波罗尼密不骄乐天”等。以讲论生神生身、成真证圣为主旨。以9气配9天,故其言又涉及天地开辟,人物化生的本元,如说:“混合空洞气,飞爽浮幽寥。延康无期劫,眇眇离本条。……黄云凝灵府,阴阳气象交。胞元结长命,恶根应化消。”将宇宙生神结气与人体生神成形结合起来。修炼则讲“气炼元藏府,紫户自生仙”,“炼胎反本初”等等。也宣讲“愿会既玄玄,悟我理兼忘”、“无结固无情”、“无爱固无忧”等教理。太极真人颂亦5言韵文,大要总结本经劫运说,明“大道虽无心,可以有情求”、“外身而身存”等教义。
此经是见存的将三洞经书与三宝君联系起来的较早道书之一,三宝君后来演变为三清天尊。三清尊神演说三洞宝经,使道教的天神系统与经教系统统一起来,是南北朝末融合各道派、建立统一的道教的必经阶段。后代注家则皆从爱神保神、贵气固根的炼养方法上阐发该经义旨。
-
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风来。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塠。旧国眇天末,归心日悠哉。上将新破胡,西郊绝烟埃。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幸得趋幕
-
独下长亭念过秦,五松不见见舆薪。只应既斩斯高后,寻被樵人用斧斤。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里带水的词语,内容包括带水的诗句(整首),带水寓意的好诗词,带水字的诗句。元稹《离思-五首其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
-
殿前欢·次酸斋韵 张可久 钓鱼台,十年不上野鸥猜。 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 欠伊周济世才,犯刘阮贪杯戒,还李杜吟诗债。 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张可久:
-
颍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仍得治仙乡。梦回枕上黄粱熟,身在壶中白日长。每恨老年才已尽,怕逢诗敌力难当。知君欲别西湖去,乞我桥南菡萏香。
-
这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在旅途中过重阳,登高远望所见所感,抒发浓浓的思归的情怀。 首句点明题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远望。九月九日重阳节,自古以来就有登高的习俗。游子在外,都难免思乡思归,登高远望时,当然会遥望古乡的山川。这一句非常恰切地写
-
【原题】:尝为赵太社作章泉二字及匹纸写诗二十二首赵一再有诗因次韵
-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淹罗巾。 作品
-
李 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 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燕山:燕然山,在大漠之中。一说今北京一带的燕山。何当:何时能够。金络脑:装饰有黄金的马笼头。走:跑,奔驰。 入选理由 : 借马表现建功立业
-
【原题】:过万里桥辛已人仲二十五日送别先君於此挽仰四年不胜感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