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萚兮》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叔兮伯兮,倡! 予要女。
箨兮一诗出自 诗经·郑风。吟诵这首古老的诗篇,一股混 合着上古时代中原大地黄泥味儿的热烈纯朴情怀立刻便会朴楞楞地涌上 心来,使人强烈地感受到了上古时期男女之间那纯真的友情和幸福的欢 悦。
诗歌起句写道:“萚兮萚兮,风其吹女。”萚,槁也,谓木叶也,即脱 落的树叶。诗歌开篇不仅点明时间为秋季,而且还描绘出一幅秋天的美 丽图画,演奏出一曲动人心弦的秋之声。秋天降临,秋风瑟瑟,落叶翻 飞,好一派迷人的秋景。在这样美好的季节和景色之中,主人公急切地 唱出了:“叔兮伯兮,倡! 予和女。”倡,亦作唱,始歌为唱,随歌为和。 这几句诗含义非常丰富,它细致入微、活灵活现地表现出了女子那焦急 渴求的心情。这心情之中含蕴着女主人公对美丽景色的流连,以及陶醉 于美好秋景之中的喜悦。钟嵘在诗品序里说:“气之动物,物之感 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蹈”,毛诗序也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 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不管是钟嵘,还是毛诗序的作者都十分深刻形象地揭 示出了萚兮中这位女主人公的心情。秋物秋色摇荡起女子内心的情 感,她沉醉其中,此时她内心的欢乐和喜悦不仅言语不能形容,就连嗟 叹也难以表达,于是她只得借助歌 的形式来抒发这内心的情怀。但出 于年轻女子的羞涩,她多么希望男子能首先歌唱,然后她才尽情地欢歌 随和,由此可见在这一层薄薄的羞涩之中裹藏着一颗多么炽热的心灵 呵! 不仅如此,“叔兮伯兮,倡! 予和女“这几句,语气是那样的迫切和 坚定,从而又使一个活泼大胆的年轻女子形象跃然纸上。因此,这位女 主人公在羞涩之中蕴藏着大胆,在大胆之中又流露出赧然,这种描绘真 可谓穷形尽象、入木三分。
读完萚兮的第一部分,不由得会使我们联想到郑风·溱洧 里的诗句:“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简兮。”阳春三月,寒冬流 去。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大地吸收着郑国上下的男男女女,他们涌向 郊外赏春游玩,碧波荡漾的春水使他们心旷神怡,他们陶醉在这旖旎的 春景之中,尽情地欢歌笑语。如果说溱洧是春天的颂歌,它歌颂了 男女沐浴春光的欢娱,那么萚兮则是秋天的礼赞,它揭开了男女沉 浸秋景、纵情歌唱的序幕,礼赞了男女之间这种纯朴真诚的情感。但在 漫长的封建社会之中,一些封建卫道者却猛烈地攻击这一类诗,亵渎这 种纯真的情感,斥之为“淫声”。由于这种诗在郑风和卫风中甚 多,因而“郑卫之声”便成为“淫声”的代名词。宋代朱熹在诗集传里 说:“郑卫之乐,皆为淫声。然以诗考之,卫诗三十有九,而淫奔之诗才 四之一。郑诗二十有一,而淫奔之诗己不翅七之五。卫犹为男悦女之 词,而郑皆为女惑男之语。卫人犹多刺讥惩创之意,而郑人几于荡然无 复羞愧悔悟之萌,是则郑声之淫,有甚于卫矣。”朱熹出于维护封建礼教 的目的,用“存天理,灭人欲”的教条来桎梏上古时代男女的纯朴情感极 为可笑,也完全违背了诗歌的实际内涵。
诗歌的第二部分只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更换了两个字,但正是这两 个字的更换使得诗歌中女主人公的感情更深一层,起到了回旋往复的艺 术效果。“萚兮萚兮,风其漂女。”在第一部分作者用了一个“吹”字来突出 秋风吹动树叶的状况,这里作者却用了一个“漂”字,漂通飘,由此而描 绘出了落叶随风飘零的神态。“叔兮伯兮,倡! 予要女。”第一部分的“和” 字表现出女主人公的态度,这态度在坚决大胆中还笼罩着一层羞涩。第 二部分作者却撕破了这块遮羞布,直接用了一个“要”字: 叔伯啊! 你们 快唱吧,我真心地邀请你们。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女子强烈的渴求,也表 现了女子终于从羞涩之中勇敢地走出来去大胆地追求幸福和欢乐。这绝 对不是朱熹所说的“女惑男”和“郑人几于荡然无复羞愧悔悟之萌”,而是 古代劳动人民所具有的淳朴美好的男女之情。
-
一声鸡,又报残更歇。秣马巾车催发。草草主人灯下别。山路险,新霜滑。瑶珂响、起栖鸟,金镫冷、敲残月。渐西风紧,襟袖凄冽。遥指白玉京,望断黄金阙。远道何时行彻。算得佳人凝恨切。应念念,归时节。相见了、执柔
-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最著名的古诗词《寻隐者不遇》深度翻译和赏析
【题解】 这首诗的情节是写访隐者不遇,表露出诗人对隐者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以白云深赞其高洁,以苍松显其风骨;钦慕而不遇,则突出了诗人怅惘之情。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它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更在于善
-
作者: 何乃英 【作家简介】见《果园》。《蔷薇园》
-
作者: 李元洛
-
先前并不知道红螺寺是京都名刹,至于“南普陀,北红螺”的美誉,亦是游览红螺寺归来后才在网上搜寻得来的,想想真是愧对了一座名动南北的寺
-
服问 【题解】 服问,就是问有关丧服的事。本篇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从服之等,第二部分阐明有服而遭丧所变易之节,第三部
-
[唐] 李 华 浩浩乎平沙无垠 ② ,敻不见人 ③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 ④ ,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 ⑤ ,兽挺亡群 ⑥ 。亭长告余曰 ⑦ :“此古战场也。尝覆三军,往往鬼
-
日本战后派*作家三岛由纪夫*的代表作之一,1956年第1期至第10期《新潮》杂志连载,1956年10月由新潮社出版单行本。主人公“我”出身于寺院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赋水仙花古诗词的解释意义,内容包括赋水仙花古诗词的解释意义,水仙花诗句解释,赋水仙花前八句赏析。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宋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