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西园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文选张衡东京赋:“岁维仲冬,大阅西园,虞人掌焉,先期戒事。”薛综注:“西园,上林苑也。”又,三国魏·曹植公宴诗:“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又,魏曹丕芙蓉池作:“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释义】西园,汉代又称上林苑为“西园”。又,三国魏时有西园,相传是曹操所建,在邺都,即今河南临漳县邺县旧治之北。据说魏文帝曹丕常在月明之夜邀文士们共游西园,这在曹氏兄弟的诗中都可以见到当时游西园“飞盖相追随”的盛况。后人用西园典常指魏邺都之西园,以此比喻佳美的园苑,或写宴饮游冶。
【例句】①东风落尽西园锦,知他为甚,情怀陡恁,懒却惜花心。(乔吉〔越调·小桃红〕闺思)此处西园喻指这一闺中女子家中花园。②留得东君少住些,惟恐西园海棠谢。(吴弘道套曲〔大石调·青杏子〕惜春〔随煞〕)西园喻指好花园。③西园公子兴未阑,盏到休辞惮。(佚名〔中吕·朝天子〕),西园公子则喻指贵公子。④为甚西园陡恁景狼藉?正是东君不管人憔悴!(白朴杂剧裴少俊墙头马卜第一折〔寄生草〕)西园比喻自家花园。
-
为人温良诚信,无邪佞诈妄之心。|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为人温良诚信,无邪佞诈妄之心。》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王勃诗鉴赏 这首《山中》诗,是王勃旅蜀后期的作品。总章二年(669)王勃入蜀,在《入蜀纪行
-
意气坐相亲,关河别故人。客似秦川上,歌疑易水滨。塞荒行辨玉,台远尚名轮。泄井怀边将,寻源重汉臣。上苑梅花早,御沟杨柳新。只应持此曲,别作边城春。
-
送别崔著作东征 陈子昂 金天方肃杀, 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 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 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 归邀麟阁名。
-
张孜生当唐末政治上极其腐朽的懿宗、僖宗时代。他写过一些抨击时政、反映社会现实的篇,遭到当权者的追捕,被迫改名换姓,渡淮南逃。他的诗大都散佚,仅存的就是这一首《雪诗》。 诗分三层:头两句为一层,点明时间、地点、环境;中八句为一层,揭露
-
留春春不住,春归人寂寞。厌风风不定,风起花萧索。既兴风前叹,重命花下酌。劝君尝绿醅,教人拾红萼。桃飘火焰焰,梨堕雪漠漠。独有病眼花,春风吹不落。
-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② 。有梓人款 ③ 其门,愿佣隟宇而处焉④。所职寻引 ⑤ 、规矩 ⑥ 、绳墨 ⑦ ,家不居砻斫之器 ⑧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
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得不相倾?相倾
【名句】或问:共事一人未有不妒者,何也?曰:人之才能、性行、容貌、辞色,种种不同,所事者必悦其能事我者,恶其不能事我者。能事者见悦 ① ,则不能事者必疏,是我之见疏,彼之能事成之也,焉得不妒?既妒,安
-
名言: 见虎一文,不知其武;见骥一毛,不知善走。 句意: 见到虎的一条文理, 很难知道虎有多威武; 见到好马的一根毛,很难知道马很善跑。 出处: 《淮南子·说山训》
-
出家凡夫贪利养喻 【原文】 昔有国王,设于教法:诸有婆罗门等,在我国内,制抑[1]洗净。不洗净者,驱令策使种种苦役。有婆罗门空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