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唐诗大全 > 陈子昂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陈子昂诗《送别崔著作东征》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陈子昂诗《送别崔著作东征》赏析

送别崔著作东征

陈子昂


金天方肃杀,

白露始专征。

王师非乐战,

之子慎佳兵。

海气侵南部,

边风扫北平。

莫卖卢龙塞,

归邀麟阁名。

陈子昂诗鉴赏

诗题又作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作于万岁通天元年(696),这一年,由于唐朝将帅对边事处置失宜,契丹孙万荣、李尽忠发动叛乱,攻陷营州 (旧唐书·北狄传)。唐王朝于同年七月以梁王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赴边地以备契丹。契丹辖地在今河北、辽宁一带,在帝都长安之东,因此称东征。崔 著作,指崔融,时任著作佐郎,以掌书记身份随武三思出征。

“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首联点明出征送别的时间。金天,指秋天,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 俊杰,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诗人在序中也写道,“古者凉风至,白露下,天子命将帅,训甲兵”,大唐王朝这次东征平叛,选择在秋气肃杀的时候,正是为了 “昭我王师,恭天讨”.这两句暗示唐军乃正义之师,讨伐不义,告捷指日可待。“肃杀”、“白露”

勾划出送别时的气氛,使出征者那种庄重严肃的神情如在眼前。

“王师非乐战,之子慎佳兵”.统治者当垂恤生灵,“偃兵天下”(序),因此王师不喜战伐,以仁义为本。之子,指崔融。佳兵,本指精良的军队。老子:“夫佳兵,本不祥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这里用“慎佳兵”来劝友人要慎重兵事,少杀戮,两句表面歌颂王师,实则规谏崔融,显得委婉、含蓄。

五、六两句借表现河北战场的环境,来盛赞唐军的兵威。梁王大军兵多将良,军容整肃,这次东征定能击败叛军,大获全胜。北平,郡名,在河北,初唐时称平州。这里指孙、李叛军的巢穴。“海气”、“边风”都是带杀气的物象,“侵”、“扫”来表现东征的气势。

末二句进一步以古人的高风节义期许友人,呼应三、四两句。卢龙塞,古代是河北通往东北的交通要道。建安十二年(207 ),曹操北 征乌丸,田畴献计,引曹军出卢龙塞,出敌不意,大败乌丸。曹操欲对其行封,畴说:“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终不受封。(魏志·田畴传)。麟 阁,即麒麟阁。汉武帝时曾画十一名功臣的形貌于其上。后来就以麒麟阁作为功成名就的象征。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是有针对性的。武后临朝称制时,轻启战争。垂拱 三年,凿山开道,袭击生羌、吐蕃,不但造成士卒的痛苦,也给中原和少数民族人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眼下,孙、李利用契丹人民的怨恨,大举叛乱,烧杀掳掠, 贻害河北人民。因此,陈子昂一方面力主平叛,在诗序中称赞崔融等出征时“酒中乐酣,拔剑起舞”、“气横辽碣,志扫獯戎”的豪气,后来自己也亲随武攸宜出 征,参谋帷幕;另一方面,他又反对穷兵黩武,反对将领们为了贪功邀赏,迎得武后的欢心而扩大战事,希望他们能象田畴那样淡泊明志,以国家大义为重。这两句 的担忧,希望友人能在这方面做出表率。表达了诗人出语坚决,正气凛然,读来撼动人心。

全诗质朴自然,写景议论不事雕琢,元方回评论说:“天下皆知其能为古诗,一扫南北绮靡,殊不知律诗极佳”.
猜你喜欢
  • 惟敩学半。|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惟敩学半。》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西方文学·梅特林克

    西方文学·梅特林克 用法语写作的比利时诗人、

  • 许地山《落花生》

    我们屋后有半亩隙地 ① 。母亲说:让它荒芜着怪可惜,既然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辟来做花生园罢。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 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妈妈说:今晚

  • 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新市:地名。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篱落:篱笆。径:小路。深:深远。阴:树阴。急走:快速奔跑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注释】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条件。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指人心的向背、上下的团结、士气的旺盛等。 【赏析】 孟子十分强调施行仁政和取得民心的重要性。

  • 欧阳修《远山》全诗鉴赏

    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

  • 杜牧《愁》全诗赏析

    聚散竟无形,回肠自结成。古今留不得,离别又潜生。降虏将军思,穷秋远客情。何人更憔悴,落第泣秦京?

  • 高中文言文翻译

    在现实学习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高中文言文翻译1第一册1.温

  • 《史记·商鞅变法》全文、翻译和鉴赏

    (节自 《商君列传》) 孝公既用卫鞅 ① ,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 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 ② 。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

  • 苏轼《何公桥》全诗鉴赏

    天壤之间,水居其多。人之往来,如鹈在河。顺水而行,云驰鸟疾。维水之利,千里咫尺。乱流而涉,过膝则止。维水之害,咫尺千里。沔彼滥觞,蛙跳儵游。溢而怀山,宰禹所忧。岂无一木,支此大坏。舞于盘涡,冰折雷解。

相关栏目: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
  • 杜甫
  • 白居易
  • 王维
  • 王昌龄
  • 柳宗元
  • 韩愈
  • 陈子昂
  • 高适
  • 李商隐
  • 岑参
  • 王之涣
  • 杜牧
  • 韦应物
  • 李贺
  • 张若虚
  • 孟浩然
  • 刘禹锡
  • 张九龄
  • 崔颢
  • 王勃
  • 骆宾王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