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释名疏证补》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王先谦十分推重释名,认为是“经说之归墟”,“儒门之奥键”,但“旧本阙讹特甚”,经毕沅校订,“然后此书可读”,长洲吴氏所刊顾千里校本“正是亦多”,然而“其中奥义微文未尽挥发”。鉴于这种情况,他以毕沅原本为主,参酌吴刊顾校本,及宝应成蓉镜释名补证、阳湖吴翊寅〈释名疏证〉校议、瑞安孙诒让札迻,又采摭同时人如湘潭王启源、叶德炯、孙楷,善化皮锡瑞、平江苏舆、还有其弟先慎各家校语,合为一编。书成后,又得元和胡玉缙、海宁许克勤两家所校,删去重复,别为疏证补附一卷录于其后。
王先谦撰释名疏证补,一方面汇集了各家之语,一方面又多出己见,广引群籍,诠解词义。例如: 释言语:“密,蜜也;如蜜所涂,无不满也。”先谦曰:“密字,经典有数义,此则密比之谓也,故云如蜜涂皆满。”又:“间,简也;事功简省也。”先谦曰: “汉书·公孙宏传‘今事少间’注: ‘间谓有空隙也。’邹阳传‘乘间而清’注:‘间谓空隙无事之时。’曲礼‘少间’疏:‘间谓清闲也。’皆与事功简省之义相应。’不仅如此,王先谦还注意从音理上推求释名对事物命名的解释。例如:释言语:“翱,敖也;言敖游也。”先谦曰:“淮南·览冥训高注:‘翼一上一下曰翱。’此翱、敖叠韵为训。”又:“始,息也;言滋息也。”先谦曰: “汉书·宣纪注:‘息谓生长也。’律历志:‘阳气伏于地下,始著为一,万物萌动。’有生长之义,故以息训始。段氏音韵表‘始’、‘息’同在第一部。”
释名疏证补作为各家注释和校订释名的集大成著作,为研读释名提供了便利条件。
释名疏证补有长沙思贤书局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是据清光绪二十二年本影印。
-
直上青霄望八都,白云影里月轮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
奚骑黄铜连锁甲,罗旗香干金画叶。中军留醉河阳城,娇嘶紫燕踏花行。春营骑将如红玉,走马捎鞭上空绿。女垣素月角咿咿,牙帐未开分锦衣。
-
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
文明小史 清代白话长篇谴责小说。六十回。题“南亭亭长新著”。作者即李伯元。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现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绪《绣像小说》连载本;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商务印书馆本。19
-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这首诗题目表明诗人漂泊无归之感,着眼“野泊”二字。“可怜江月乱中明”破空而来,忧愤无端,领起全篇。时荒世乱,万物失色,而江月不管兴亡,在乱中依旧光耀如昔,不能不引起诗人的怜惜,这一句实际已交代了题目,“江月”点“野泊对月”,而“乱”字点
-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① ? (《老子·十三》) 【注释】 ①贵:重视。 【译文】 什么叫作重视大祸患像(重视)身体呢? 因为我之所以有大祸患,是因为置身其中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廉颇仍走敌,魏绛已和戎。每惜河湟弃,新兼节制通。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日月低秦
-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作品赏析【注释】: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妇女思念远出的丈夫,立在山头守望不回,天长日久竟化为石头。这个古老而动人的传说在民间流行极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