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兰《出关》
徐兰出关清、近代山水诗鉴赏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这首诗题目所说的 “关”即山海关,故第一句开头先描述其“凭山俯海”的地理位置,以见天然形势的险要。因为它是通往东北的要隘,向属兵家扼守战伐的目标,如唐人沈佺期独不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高适燕歌行: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等早已言及,是以接着又揭明其历史背景: “古边州”。这样的时空并举,便勾画出一个具体、完整的感知性印象。而第二句城楼高耸、时隐时现于翻卷旌旗间的客观景物描写,自然就饱含着战事紧张、戒备森严的现实内涵了。其实,一个“戍”字,已轻轻透出全部消息。
于是,后两句承此而下,转向征人出关情景感受的叙写刻画。“马后桃花马前雪”,也就是王之涣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思。它生动而概括地表现出地域气候的巨大差异: 关内桃花绚艳,已是春华织锦,生机流溢,马头趋向的关外仍然冰雪封冻,一片荒寂。而且,它更蕴纳了社会生活和人们心态变化非常悬殊的内容: 关内有家园亲友,象征着人生的温暖柔情,觉得踏实稳定; 而出关后却是前程渺茫,不知底止,以至滋生出强烈的失落感。所以,俯仰虑念之下,“争得不回头”! 怎能不执着顾望、留连难舍呢。“争”,怎。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云: “自来谓宋人用怎字,唐人只用争字”,并举白居易燕子楼: “见说绿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杜牧边上闻笳: “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等诗为例。总之,这结尾的两句,通过自然风物与征人举动,体达出异常丰厚深沉的现实人生内容,言简意广,余味曲包,教人联想无穷,无怪乎沈德潜称赏说: “眼前语便是奇绝语,几于万口流传,此唐人边塞诗未曾写到者。”
又,此诗清诗别裁题作出居庸关,似与首句所写地势景物不符; 陈玉齐情味集亦载此诗,唯前二句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今俱从钱仲联选编清诗三百首。
-
《古代兵法散文·战国兵法·六韬逸文》原文鉴赏
-
这是我的懒惰了。一只老鼠住进我书桌的抽屉里繁衍儿女,我竟然今天才发现。这也很偶然,我想整理一下过去的文稿,不经意拉开了抽屉,一只老
-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作品赏析【鹤注】此当是上元元年初夏作,观“榉柳”,“楷杷”可见。《世说》:王大将军旧有田舍名。
-
我对秋的爱细致绵长(散文诗组章) 秋叶在枝头上站久了,便生起了飞翔的心思,不惜褪去绿装,不惜任风雨的利爪,在叶面刻下一道道重重的伤
-
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万里伤心严谴日,百年垂死中兴时。苍惶已就长途往,邂逅无端出饯迟。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作品赏析原题: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
(节自 《田敬仲完世家》) 邹忌子以鼓琴见威王 ① ,威王悦而舍之右室。须臾,王鼓琴,邹忌子推户入曰: “善哉,鼓琴。”王勃然不悦,去琴按剑曰: “夫子见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 邹忌子曰: “夫大弦
-
《汉魏六朝散文·曹操·请追赠郭嘉封邑表》原文鉴赏
-
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结修根于重壤,泛清流而擢茎。竦芳柯以从风,奋纤枝之璀璨。其始荣也,皦若夜光寻扶桑;其扬辉也,晃若九阳出旸谷。芙蓉蹇产,菡萏星属。丝条垂珠,丹荣吐绿。焜焜,烂若龙烛。观者终朝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舟次中秋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张煌言《舟次中秋》的诗词,张煌言《舟次中秋》的诗词,谁知道张煌言的<舟次中秋>诗意。《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 (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
-
【生卒】:1900—1945【介绍】: 法国诗人、新闻记者。早年曾参加超现实主义*文艺团体,而且对它热衷到五体投地,甚至作品和生活习惯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