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豪放派》
词的风格流派之一。“豪放”与“婉约”相对,指一种豪迈放纵、气象恢宏的风格。古人曾用此语来形容人的性格,最早将其作为文学风格的是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现代有学者怀疑系后人伪托,但无确证)。北宋欧阳修、王安石等人在论文评诗时也曾使用“豪放”一词。最早以“豪放”论词的是苏轼,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书信中评价对方的词作“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人如此快活”云云,大概就是指的一种与“婉约”有明显区别的词风。实际上,豪放作为词坛上的一种有影响的风格流派,是由苏轼开创的。苏轼才气横溢,为人潇洒,气度豪迈,这表现在词作上,就是“豪放”。他打破了唐五代以来以词为“艳科”的传统,将诗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等统统引起词中来,唱出了震撼人心的强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在当时令人耳目为之一新。据说,苏轼曾问幕客:“我词何如柳七(柳永)?”幕客回答说:“柳郎中词,只能十七八岁女孩儿,执红牙拍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里说的就是“婉约”与“豪放”两种词风。不过,同代人多不以为然,如陈师道就认为这种豪放的词风不是词的“本色”,李清照则批评苏词多“不协音律”。尽管如此,这种词风却在南宋弥漫开来,当时中原沦陷,宋金对峙,辛弃疾、陆游、陈亮、张孝祥、刘过等人,将兴亡之情谱入词中,感慨悲歌,壮怀激烈。尤其是辛弃疾,他将“英雄泪”和“金戈铁马”交织在参差错比的长短句中,使豪放词在表现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豪放派前有苏轼,后有辛弃疾,就足以雄视古今词坛。不过,与婉约派一样,豪放派也只是一种风格流派,同样一位词人,既可以“婉约”,也可以“豪放”,其间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排他性。事实上,苏、辛虽以豪放著称,同时也以婉约见长,而且其婉约词的数量超过豪放词,如果从统计学上说,他们似乎更应该归入婉约派。说到底,豪放和婉约本来就是“模糊概念”,何谓豪放,何谓婉约,见仁见智,难成定论。
-
反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
隐几南窗万念灰,只疑土木是形海柴门不用常关著,怕有文殊问疾来。
-
曹松《桂江》 曹松 未识佳人寻桂水,水云先解傍壶觞。 笋林次第添班竹,雏鸟参差护锦囊。 乳洞此时连越井,石楼何日到仙乡。 如飞似堕皆青壁,画手不强元化强。 这首山水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奇丽迷人的漓江景
-
唐宋词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2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3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4 。 【释】 1.造口:即皂口,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
-
《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柔弱胜刚强》翻译与解读
-
我绝不承认两颗真心的结合 会有任何障碍;爱算不得真爱, 若是一看见人家改变便转舵, 或者一看见人家转弯便离开。 哦,决不!爱是亘古长明的塔灯, 它定睛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 爱又是指引迷舟的一颗恒星,
-
文王世子 【题解】 本篇由六节组成。第一节是《文王之为世子》,记周文王、周武王如何当世子,以及周公如何教育成王之事。第二节是《
-
古诗词阅读卡大全(最美古诗词——我的读书札记主题,卡片图片)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阅读卡大全,内容包括怎样制作古诗读书卡图片,最美古诗词——我的读书札记主题,卡片图片,古诗词小卡图片怎么做。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
-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出处】唐王维《八阵图》。 【译注】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鉴赏】 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杜甫以此诗极力赞美诸葛亮的功业。功盖:功业盖世
-
马广东的长篇小说《雾里红尘》,以鲁中南一带的抗日活动为叙述主体,上溯民国,间以唐代传奇与风物传说,下至当下,在时空的多维度里展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