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捕雏雀》原文|翻译|赏析
清·薛福成
窗外有枣林,雏雀习飞其下。猫蔽身林间,突噬雀母1。其雏四五,噪而逐猫,每进益怒。猫奋攫之2,不胜,反奔人室。雀母死,其雏绕室啁啾3。飞人室者三。越数日,犹望室而噪也。
哀哉! 猫一搏而夺四五雏之哺4,人虽不及救,未有不恻焉概于中者5,而猫且眈眈然惟恐不尽其类焉6。乌乎!7何其性之独忍于人哉?物与物相残,人且恶之,乃有凭权位、张爪牙、残民以自肥者,何也?
1噬:咬。2攫:抓取。3啁啾:小鸟叫声。4哺:指哺育雏雀的雀母。5概:通“慨”。6眈眈然:垂目下视的样子。7乌乎:同“鸣呼”。
【析点】 母雀被猫咬,雏雀竟与猫搏,“噪而逐猫”,雏雀护母之情,可感;卫母之勇,可佩。雀母死后,雏雀“越数日,犹望室而噪”,思母之情更可悯。雏雀这小小生灵,令人格外爱怜。所以,作者写凡目睹此情景的人,“虽不及救,未有不恻焉概于中者”,信矣! 然而你再看那猫,对于四五只凄恻的雏雀也不肯放过,“眈眈然惟恐不尽其类”,恨不得一口全吞入腹中,何等残忍! “呜乎! 何其性之独忍于人哉?”作者正道出读者的心声。行文至此,似当煞住了罢? 不,作者在此“乌乎”之后竟出人意料地又将笔锋陡然一转,再次发问:“物与物相残,人且恶之,乃有凭权位、张爪牙、残民以自肥者,何也?”好厉害! 此一笔犹如匕首、投枪,照直刺向权贵们的心脏。不是么?猫与雀相残,终归不是同类,何况猫与雀都是不懂人性的畜牲! 而那些“残民以自肥者”呢? 其残忍,其罪恶,不是更远过于畜牲么!
此文的感人力度来自叙事的生动,此文的警策力量源于议论的犀利。生动叙事是犀利议论的基础;犀利议论是生动叙事的生发,且体现其主旨,叙事与议论相融相生,相得益彰
-
《文言》曰 ① :元者,善之长也 ② ;亨者,嘉之会也 ③ ;利者,义之和也 ④ ;贞者,事之干也 ⑤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⑥ ,嘉会足以合札 ⑦ ,利物足以和义 ⑧ ,贞固足以干事 ⑨ 。君子行此四
-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
-
张孝祥 桃换肌肤菊换妆,只疑春色到重阳。偷将天上千年艳,染却人间九日黄。新艳冶,旧风光,东篱分付武陵香。尊前醉眼空相顾,错认陶潜是阮郎。 也许你从未见过桃花菊,甚至连桃花菊的名字也从未听说,那么读了这
-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名句】君子安 ① 而不忘危 ② ,存而不忘亡 ③ ,治 ④ 而不忘乱 ⑤ 。是以 ⑥ 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注释】①安:平安。②危:危险。③亡:危亡。④治:太平。⑤乱:动乱。⑥是以:因此。 【释义】
-
杨万里 山路婷婷小树梅, 为谁零落为谁开? 多情也恨无人赏, 故遣低枝拂面来。 青天白日十分晴, 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 雨声那得此声清? 《明发房溪》,在本集中收在《南海集》,当是淳熙七
-
张籍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潾? 玉环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前面一首《蛮州》从地域风貌、住宅形式着笔,不见人的姿影;这首《蛮中》,从人物着笔,写出当地居民的风尚习俗的一个片断。二诗描写内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往来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交友的古诗词,描写古人书信往来的诗句,问问几个古诗词~。唐·刘禹锡人生结交在终始。 鲍溶 相见情已深,万里同一乡。 唐·李白 人生交契无老少。周公吐哺结交非贤者,则可以有为矣。 唐·王勃海上生
-
高门元世旧,客路晚追游。清绝闻诗语,疏通岂法流。传家有衣钵,断狱尽春秋。邂逅陪车马,寻芳谢朓洲。凄凉望乡国,得句仲宣楼。恨赋投湘水,悲歌祀柳州。何如五字律,相与一樽留。更约登尘外,归时月满舟。
-
诗的序言部分写李清照到丈夫赵明诚任知州的莱州探望。但却被赵明诚冷落一旁,而且夫妇俩平生爱好金石之物,在赵明诚的官邸中却一样也没看到。可以想像李清照心中的不满和失落。李清照无聊到随手翻案头上的《礼韵》,以翻到的字为韵,来作诗,而这首诗就是
-
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张翰一杯酣,嵇康终日懒。尘中足忧累,云外多疏散。病木斧斤遗,冥鸿羁绁断。逍遥二三子,永愿为闲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