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其二(故人横海拜将军)》原文|注释|赏析
我有阴符三百字③,蜡丸难寄惜雄文④!
〔注释〕
①本篇原列己亥杂诗第八十七。故人,指作者的朋友林则徐。林 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进士。与龚自珍、魏源等共倡经世之学,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在湖广总督任内坚决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查禁鸦片。曾以钦差大臣去广东与总督邓廷桢协力查获英美烟商所贩运的鸦片二百三十七万斤,在虎门悉数销毁,并且组织力量多次击退英军的武装侵略。1840年任两广总督,严密设防,后来受投降派诬陷革职,不久充军新疆。横海拜将军,横海将军是汉代的官名。史记·卫将军传:“将军韩说(yue悦)以待诏为横海将军,击东越有功。”这里借指林则徐在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入朝向皇帝面奏禁烟问题的事务,受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广东查禁鸦片,水师也归他节制的新职务。②侧立,侧足而立,指勤恳办事,不敢稍有松懈。后汉书·吴汉传:“汉性强立,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蒇(chan产),完成,蒇勋即大功告成。③阴符,即阴符经,古代的兵书。云芨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玄女传阴符经三百言,帝(指轩辕)观之十旬,讨伏蚩尤。”但没有流传下来。借指自己考虑的对付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办法。④蜡丸,古代传递军事情报及机密文件,常用蜡丸裹封以保守秘密,又称蜡弹。宋赵升朝野类要:“蜡弹:以帛写机密事,外用蜡固,陷于股肱皮膜之间,所以防在路之浮沉漏泄也。”林则徐在广东禁烟阶段,龚自珍很想随同南下,参加这项工作,由于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未能如愿,他的建议,在十一月所作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中可以看到。第二年六月,林则徐在虎门焚烧截获的鸦片,英国殖民主义者准备诉之武力,挑起战争;林则徐也积极准备应战。龚自珍又书写了自己考虑的对策,但未能寄出。这首诗后两句叙写的就是作者爱国抱负不能实现的感叹。
〔分析〕
龚自珍一直对鸦片的输入及吸食深恶痛绝,竭力主张禁烟抗英。一八三八年底,当林则徐奉旨前往广州查禁鸦片时,他曾作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一文,向林则徐“献三种决定义,三种旁义,三种答难义,一种归墟义”,积极地出谋划策;并且要求随同林则徐一起南下,以实现御侮图强的抱负。后虽未成行,但他对广东的禁烟斗争始终抱着极大的热情,时时注视着事态的进展。写作本诗时,诗人已经辞去官职,然而还是念念不忘老友林则徐和正在进行的禁烟、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诗的前两句,表明诗人时刻关注着林则徐正进行的斗争,为此而牵肠挂肚。诗人与林则徐志同道合,在北京期间有较多的往来,相互间引为知己,这里称林为“故人”实不为过。“横海拜将军”指的是林则徐被朝廷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去查禁鸦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事。此处用了一个典故。西汉时,汉武帝曾封路博德为伏波将军、杨仆为楼船将军、韩说为横海将军。后者曾渡海攻打东越。诗人在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一文中,也曾将林则徐比作“伏波将军”。可见诗人一心希望林则徐能够率领军队打败英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诗人看来,像林则徐这样的人物实在难得,他能够坚守在国家的南大门实属不易。“侧立”二字十分形象地说明了林则徐处境的艰难:既要防范外部海上敌人的侵略,又要对付内部身边投降派的攻击。诗人意识到,禁烟虽然已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斗争还未结束。“未蒇勋”表明诗人已经预见到事态将进一步发展,林则徐还没有真正完成彻底禁止鸦片,消灭侵略军的伟大功业。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发出了无奈的慨叹,为自己不能向林则徐递献斗争的计谋而惆怅不已。面对一触即发、危在旦夕的形势,诗人真想再次为自己的老朋友献上一些妙计良策啊。“阴符”指阴符经,是我国的一部古书,讲的是治国之术、用兵之术,诗人以此来指代自己新的建议与计谋。纵然有一篇像阴符经那样的好文章,哪怕内容再精当、再机密、再不寻常,却不可能寄送到林则徐的手中,这对诗人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以致他不得不深感惋惜,徒唤奈何了! 诗句虽然道出了诗人的无奈,但我们是能够从中察觉到诗人关心国家安危,渴望投身禁烟抗英斗争的热切心情的。
-
落日古京门,车马动行色。河上多悲风,山阳有归客。朽箧蠹虫篆,遗文摹鸟迹。言干有司知,岂顾时人识。山陂岁始寒,霰雪密已积。还家宁久留,方言事征轭。
-
朱瑄《祖龙引》的深刻,则在于他指出始皇本人的不能长生无足遗憾,而秦的国祚不长,二世伊始旋即亡国,这才是最大的憾事。
-
据史书记载,汉元帝后宫嫔妃众多,难以选择,于是靠画像召幸。嫔妃们争相贿赂画工,只有王昭君貌美心高,分文不奉。画工将她丑化了许多,使她入宫五六年未能见皇上。正逢匈奴入朝请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塞。当她盛装向皇上辞行时,光彩照人。元帝悔恨莫及,怒斩毛延寿等画师。此后诗人多借此事抒发幽怨的情怀。汉乐府有《王昭
-
寝扉临碧涧,晨起澹忘情。空林细雨至,圆文遍水生。永日无馀事,山中伐木声。知子尘喧久,暂可散烦缨。
-
秋思太白峰头雪,晴忆仙游洞口云。未报皇恩归未得,惭君为寄北山文。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一见如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有关于一见如故的诗句,求形容一见如故,似曾相识的诗句,谢谢各位了,$有关于一见如故的诗句。形容一见如故的诗句有 1.《无题》年代: 唐 作者: 唐无名氏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
-
尊师重道,敬贤事长,人之大纲。|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尊师重道,敬贤事长,人之大纲。》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此词抒发了作者病体初愈、徘徊香径时,悼惜春残花落、感伤年华流逝的惘怅和哀愁。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辞意凄婉。“病起恹恹”,即《青箱杂记》所说的“一日病起”,这句是实写作者当时的情况。由于生病,心绪愁闷,故见画堂前正在凋谢的花枝,也好
-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不通
名言: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民贫则奸智生, 奸智生则邪巧作。故奸邪之所生, 生于匮不足; 匮不足之所生, 生于侈; 侈之所生, 生于毋度。故曰:审度量, 节衣服, 俭财用, 禁侈泰, 为国之急也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基础知识ppt,内容包括古诗PPT课件怎么做呢求解求解,诗词基本入门知识,诗歌小常识。“诗”:一种以有节奏的、形象生动的语言,高度凝练和集中地反映生活或抒发强烈的感情的文学作品。(在诗中有戏剧,而在戏剧中也有诗)(诗的害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