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古诗词 > 元明清诗词

朱瑄《祖龙引》批判始皇迷信神仙与秦代暴虐的政治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朱瑄《祖龙引》批判始皇迷信神仙与秦代暴虐的政治

祖龙引·朱瑄 徐福楼船竟不还,祖龙旋巳葬骊山。 琼田倘致长生草,眼见诸侯尽入关。

“祖龙”系秦始皇的代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人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缟池君(水神)。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奉璧以闻始皇,“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始皇不逾一年果死。“祖龙”之称即原于此。秦始皇在历代诗人笔下,主要是一个被批判的对象。咏始皇的诗,大多集中在写秦长城、焚书坑、阿房宫(即始皇墓)等史事上。朱瑄的这首祖龙引则是始皇生前觅不死之药一事立言。在他之前,则有唐人胡曾咏史诗·东海取材相同。诗云:“东巡玉辈委泉台。徐福楼船尚未回。自是祖龙先下世,不关无路到蓬莱。”

徐福是由齐入秦的方士。秦始皇曾按他的意图,遣童男童女数千人随他乘楼船入海求仙。他入海求神药十年不得,乃居海上不归。胡曾就此事嘲笑说,不是没有求仙之路,只是始皇寿数太短,等不到徐福回来就先下世了。这也算就史实翻出一点新意,但他的冷嘲显得寡味,而且意义不大。而朱瑄就不同了,他比胡曾在着想上跨了一大步,不仅翻新史实,且有深刻的寓意。

“徐福楼船竟不还,祖龙旋已葬骊山。”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即位之初,就在骊山为自己修筑陵墓,深穿三泉,下铸铜穴以护棺椁,广修宫殿楼观,贮藏奇珍异宝,并以水银为江河湖海。一面却又遣徐福出海觅不死之药。而徐福此去作“赵巧送灯台,一去永不来。”“竟不还”三字道出始皇的失望。结果仙药没得到,骊山墓倒派了用场。一个“旋”字,就是胡曾“先下世”三字之义,言其寿数何促也!而朱瑄这两句,实已抵胡曾全诗。以下便是他翻出的新意了。

“琼田倘致长生草,眼见诸侯尽入关。”据十洲记:“东方祖州上有不死之草,生琼田上。”此即“长生草”。“诸侯尽入关”则指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及六国诸侯的后人,纷纷起兵响应,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引蒯通语)刘邦率军先攻入函谷关,秦王子婴降,遂亡秦。这两句是说,如果秦始皇真的得到长生草而继续活下去,那么他一定会亲眼看到帝国的覆灭。那么,他求药不得乃幸乎?不幸乎?这就留给读者去想了。

胡曾东海诗之所以浅薄,就在于他卖弄一番口角,却仍以始皇未得不死之药为憾事。朱瑄祖龙引的深刻,则在于他指出始皇本人的不能长生无足遗憾,而秦的国祚不长,二世伊始旋即亡国,这才是最大的憾事。所以他的批判已超越了题材本身,不限于批判始皇的迷信神仙,而更把矛头指向秦代暴虐的政治。此祖龙引所以耐读也。

猜你喜欢
  • 苏轼《和陶咏二疏》全诗鉴赏

    二疏事汉时,迹寓心已去。许侯何足道,宁识此高趣。可怜魏丞相,免冠谢陋举。中兴多名臣,有道独两傅。世途方毂击,谁肯行此路。是身如委蜕,未蜕何所顾。已蜕则两忘,身後谁毁誉。所以遗子孙,买田岂先务。我尝游东

  • 《中秋赏析》

    这首诗是写中秋之月,首联即点明主题,用“宝镜”突出了月之明亮,颔联诗人作了空间的延伸,将读者带入了广袤无垠的月夜里,使人如身临其境,看那皓月当空,光照万里的壮美景色。颈联引用了两个传说故事,增加了全诗的趣味性,尾联诗人突发奇想,欲与月亮

  • 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

    名言: 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 注释: 息: 停止。参: 参与, 与……相配。 句意: 积善而不停歇, 就可通达到神明那里, 就可以与天地相配了。 出处: 《荀子·性恶》

  • 古诗词的白胡须(关于蓄胡须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的白胡须,内容包括关于蓄胡须的古诗词,关于胡子的古诗词,描写胡子的古诗。白髭 刘驾 到处逢人求至药,几回染了又成丝。 素丝易染髭难染,墨翟当年合泣髭。·那淡黄色的胡须像流苏似的稀稀朗朗地垂在嘴上·他留着一撮像

  • 李商隐《早起》全诗赏析

    风露澹清晨,帘间独起人。莺花啼又笑,毕竟是谁春。

  • 《悲秋歌赏析》

    《悲愁歌》,一作《乌孙公主歌》。原载于《汉书·西域传下》和 《玉台新咏》卷九。《乐府诗集》卷八十四以为刘细君作,属“杂歌谣辞。”诗歌以第一人称的自诉,表现了公主远嫁异国、思念故土的孤独和忧伤。   前两句写乌孙公主以哀怨的语调诉说自己的

  • 《梼杌萃编》原文和解析

    梼杌萃编 清代白话长篇谴责小说。一名《宦海钟》、《红杏艳史》。十二编二十四回。题“诞叟著”。作者即钱锡宝,字叔楚,浙江杭州人。成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现存主要版本有钞本,藏南京图书馆;19

  • 智囊《察智部总序》译文与赏析

    察智部总序 【原文】 冯子曰:非察不神,察非智不精。子思云:“文理密察,必属于至圣。”而孔子亦云:“察其所安。”是以知察之为用

  • 王国维《人间词话·陷深文罗织》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陷深文罗织》经典解读 陷深文罗织 固哉,皋文之为词也!飞卿《菩萨蛮》、永叔《蝶恋花》、子瞻《卜算子》,皆

  • 白居易《题旧写真图》全诗赏析

    我昔三十六,写貌在丹青。我今四十六,衰悴卧江城。岂止十年老,曾与众苦并。一照旧图画,无复昔仪形。形影默相顾,如弟对老兄。况使他人见,能不昧平生?羲和鞭日走,不为我少停。形骸属日月,老去何足惊。所恨凌烟

相关栏目:
  • 唐诗大全
  • 宋词精选
  • 元曲大全
  • 先秦诗歌
  • 元明清诗词
  • 汉魏六朝诗
  • 千家诗全集
  • 白渔诗集
  • 经典古诗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