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之《红锦带花》全诗原文鉴赏
杨万里
天女风梭织露机,碧绿地上茜栾枝。
何曾系住春归脚,只得萦长客恨眉。
节节生花花点点,茸茸晒日日迟迟。
后园初夏无题目,小树薇芳也得诗。
在一个初夏的日子里,杨万里闲居在家,漫步到后园中。也许是他多日苦思冥想,脑子有些疲乏了,因而便东瞅瞅,西望望,休息舒缓一下神经。突然眼睛一亮,看到了红锦带花不知什么时候缀满枝头,似点点滴滴缀红珠一样,在阳光照射下正含苞待放,诗人不由得诗兴勃发,吟出了这首红锦带花。“天女风梭织露机,碧绿地上茜栾枝。”写那红锦带花好象是天上仙女以风为梭,露为机,织出了这锦带。这锦带花好象在碧绿的绿地上缀满柔细枝条的红红的茜,(其根可作大红染料,故以此代指红色。)栾枝:即栾荆树枝条,因其枝亦细长柔弱,故喻为锦带花枝。这是对红锦带花的概括描写。接着一联仍就其枝条柔细而发“何曾系住春归脚,只解萦长客恨眉”。设想锦带花似带,开于春末夏初,好象要系去春天回归的脚步,但哪能系得住呢? 结果,只能使看花客因春已暮难挽回而惜春、叹春留下无限遗憾,将眉拉长即显现出怨恨春逝的情景。这一联拟人化的设想就很有情趣。巧妙关合锦带花枝条柔细与春末夏初这一特点,令人浮想联翩。“节节生花花点点,茸茸晒日日迟迟”就转入对其花朵的细致描绘。节节开花写其花部位;花点点,写花的形状;茸茸是写其茂盛样子。日迟迟,即日缓缓而上。这一联写得较上一联实一些。也比第一联写得更具体细致些。可以说,这是全诗中最为工细之笔,也是最为传神之笔。就律诗中间二联说,一虚一实,相映成趣。最后一联“后园初夏无题目,小树微芳也得诗”虽说是叙述吟咏锦带花的缘由,但同时也暗合有锦带花开时,恰值它花凋谢之时,正可或补其缺之意。而这也正是锦带花可贵之处。总之,这首咏红锦带花诗所咏之花系诗人后园之花,看似不甚经意,但实乃精心之作,不仅其对仗工整,语言典丽清雅,而且其设喻与联想也颇工巧。这正是杨万里这首诗动人之处。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原题】:郡治西厅锦被花不为治架每花开覆地而红或缘他木以升予分其本植草亭之东家僮相与栽木於地高七尺许上布圆竹复破竹交加之外出四檐如屋这状通小窗侧户以窥视而出入馀皆花地下置一榻一几可以独酌作诗以记之云
-
题解 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东汉后期进步思想家。他生活在东汉和帝、安帝至桓帝、灵帝之际,由于社会的黑暗,他终身不仕,隐居著书,讥评时政,传世之作有《潜夫论》十卷。《后汉书》
-
作者: 赵春芹魏惠明 【原诗】:莫笑农家腊酒浑(1),
-
疏雨洗空旷,秋标惊意新。大热去酷吏,清风来故人。樽酒酌未酌,晓花颦不颦。铢秤与缕雪,谁觉老陈陈?
-
秋色满郊原,人行禾黍间。雉飞横断涧,烧响入空山。野水苍烟起,平林夕鸟还。嵩岚久不见,寒碧更孱颜。
-
荀子 君子曰 (1) : 学不可以已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4) ,輮以为轮 (5) ,其曲中规 (6) 。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
-
南朝·宋·刘义庆 远公在庐山中 2 ,虽老,讲论不辍 3 。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 4 ,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 5 ,与时并明耳 6 !”执经登坐 7 ,讽诵朗畅 8 ,词色甚苦 9 。
-
画论著作。一卷。元王绎撰。成书年代不详,约在元至正年间(1360年前后)。 王绎,字思善,自号痴绝生。生于元至顺四年(1333年),卒年无考。睦州(今浙江建德)人。后居杭州之新门。笃志好学,雅有才思。
-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 作品赏析此当是上元二年往蜀州时作。《蜀志》:新津县甫二里有四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