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十三经索引》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是书根据开明书店出版的十三经白文本编制。十三经是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包括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书首列篇目简称表。将十三经经文“以讽诵时之一停顿为一条”,依每条第一字的笔画顺序排列,每条之下注明所在的书名、篇名简称。因春秋三传所依经文互有不同,凡相同的注明“春”,不同的分别简称“左经”、“公经”和“谷经”。
此书为检索十三经文句提供了方便,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所依据的是开明书店十三经白文本,用以查检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颇为不便,编纂和排印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错漏。为此,中华书局征得原编者同意,进行重订,由梁运华、高流水等具体负责。
重订本根据中华书局影印的阮元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本,每条之下加注页数和栏数,补入原遗漏的条目,删除误入的条目,改正断句的错误,订正文字的讹脱,误分两处的归并一处。另编新旧字形对照表,以便查阅。新增四角号码检字表。
经过重订比旧版有了很大改进,使原书更为完善和实用。但使用时也应注意如下方面:其一,此书的断句与十三经注疏本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如书中“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两条,注疏断句为“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俑者不仁”; “吊者袭裘加武带绖”一条,注疏断句为“吊者袭裘,加武。带绖”。其二,原书据十三经白文本,重订本据十三经注疏本,所据版本不同,出现不少异文。其三,此书供查十三经文句之用,查检字、词则须借助于原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制的各经引得。
有一九三四年开明书店排印本,附十三经经文一册;一九五七年、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重印本,不附经文;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重订本,与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影印本相辅而行。
-
施闰章过湖北山家路回临石岸,树老出墙根。野水合诸涧,桃花成一村。呼鸡过篱栅,行酒尽儿孙。老矣吾将隐,前峰恰对门。作者简介施闰章(
-
【注释】:这首词的小题,曾慥《乐府雅词》作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客较胜相先。将领岳德,弓强二石五斗,连发三中的,观者尽惊。因作此词示坐客 。前一夕大风,是日始寒。”以此参验词意 ,知为九月十五日西园习射,有感于“ 当筵
-
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 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 这首诗是李商隐借传说中韩凭夫妇坚贞的爱情故事,来表达自己靠近李党纯系性情所致,而不是什么改换门庭。 “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
-
富贵本无定,世人自荣枯。嚣嚣好名心,嗟我岂独无。不能便退缩,但使进少徐。我行念西国,已分田园芜。南来竟何事,碌碌随商车。自进苟无补,乃是懒且愚。人生重出处夫岂徒。永怀江阳叟,种藕春满湖。
-
《送魏大从军》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作品之一。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军而去的别离之情。全诗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壮士离去的场景,情感真挚深沉。诗中情感真挚,豪放激昂的笔调展示出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与无尽思念。其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及铺陈的艺术手法,使整首诗更显得豪情壮志。通过阅读和赏析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陈子昂对友情和别离的真情流露,也体会到他对于忧国忧民的思考和关怀。
-
【3466】在沙溪阅读时间(黄印武著,云南民族出版社,45万字,2009年12月第1版,65元)△寺登街;核心的核心;妙香佛国的前世今生;渐行渐
-
有一次,在城市边缘的森林公园里随意散步的时候,行至树林深处,光线晦暗,停下脚步,却看到地面上到处开着匍匐着的零星的野花。蹲下身仔细
-
徐子云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三人共食一碗
-
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 张可久 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 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 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张可久:1280-1348?,字小山,庆元(
-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