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写安徽琅琊山的诗词大全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写安徽琅琊山的诗词大全

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在安徽滁县城西南,离城约5公里。传说琅琊王(东晋元帝司马睿)曾避难于此,因而得名。山上有唐朝古刹琅琊寺,是唐大历年间刺史李幼卿与僧法琛创建。山虽不高,但峰峦窈窕,林壑幽深,又有宋建醉翁亭、酿泉、归云洞、雪鸿洞、无梁殿、南天门等胜迹,以及摩崖碑刻数百处。加之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撰写了醉翁亭记,名山名文,相得益彰,琅玡山更是声名大振,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可说是山水辉映,诗文荟萃。

东晋王家在此溪,南山树色隔窗低。

碑沉字没昔人远,谷鸟犹向寒花啼。

[诗名]琅琊山

[作者]顾况,字逋翁,唐代诗人,苏州海盐 (今属浙江)人。至德进士,曾官著作郎。后隐居茅山。善画山水。其诗平易流畅。

[注释]●东晋句:东晋王导为元帝丞相,后来又辅明帝及成帝,历事三朝。从诗句看,琅琊山有其旧居。溪,指琅琊山开化寺前的琅琊溪。●碑沉句:东晋元帝至唐朝顾况所在之年已相隔400余年,已遗迹难寻。●谷鸟句:只剩下山谷鸟儿在寒风中的花枝上啼鸣。此诗与刘禹锡乌衣巷诗异曲而同工。

连袤复岧峣,峰峦架泬寥。

流名自东晋,积翠满南谯。

古台临海日,绝顶见江潮。

庙碑传汉祖,寺额认唐朝。

[诗名]琅琊山(全寺20句)

[作者]王禹偁,字元之,北宋文学家,巨野(今属山东)人。太宗时进士,任右拾遗,刚直敢言,为宰相不满,出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工诗文,于诗推崇杜甫白居易;于文推崇韩愈柳宗元

[注释]●连袤(mao,冒):指山脉连绵不绝。●岧峣 (tiao yao,条尧):山高峻貌。●泬寥: 空旷清朗貌。楚辞·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南谯:郡名,晋置,故城在今滁县。全句说南谯处处都是青山。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环滁皆山也”意思相近。●汉祖:指汉高祖。传说汉高祖当年曾游此山。唐梁载言十道志:“丰山(即今琅琊山)山上有汉高祖祠,又有饮马池。”●寺额句:琅琊山上的琅琊寺建于唐大历年间,寺门上匾额为唐朝所书。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

涧谷深自暖,梅花应已繁。

长松得高荫,盘石堪醉眠。

止乐听山鸟,携琴写幽泉。

爱之欲忘返,但苦世俗牵。

归时始觉远,明月高山巅。

[诗名]游琅琊山(全诗16句)

[作者]欧阳修

[注释]●苍然:形容山色青翠。●牵:牵累。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诗名]琅琊溪

[作者]欧阳修

[注释]●空山:显示山中寂静,也暗示山的高大、深远。●游客句:山中本来寂静,来了游客要乘槎渡溪。静中有动。●流出山中花:言外之意山中可能有世外桃源。全诗透出淡泊、超然尘世的情趣。

洞门常自起烟霞,洞穴傍穿透溪谷。

朝看石上片云阴,夜半山前春雨足。

[诗名]归云洞

[作者]欧阳修

[注释]●归云洞:洞在琅琊山清风亭西、石上松北。内有杜符卿纪游题名,洞门刻 “归云洞”3字。●朝看二句:说朝云夜雨,归云洞生云是天将下雨的征兆。

飞花冷积雪,南山路崔嵬。

长淮水未绿,深坞花已开。

远闻山中泉,隐若冰谷摧。

初谁爱苍翠?排空结楼台。

先生鸾凤姿,未免燕雀猜。

飞鸣失其所,徘徊此山隈。

[诗名]游琅琊山

[作者]曾巩

[注释]●崔嵬: 形容山路陡峭。●长淮二句:淮河春天尚未来到,这里山坞中花已盛开,说明气候温和、景色秀丽。●初谁二句:问最初是谁在此建寺、筑亭,开发琅琊山?●先生句:将欧阳修比喻为鸾鸟凤凰,说其品德与才能出众。曾巩是欧阳修的“门弟子”,对欧阳修十分尊崇。●燕雀:比喻小人,句意是难免被小人猜忌。指欧阳修受人攻讦,被贬黜事。

得闲不到山中乐,应枉天公与清福。

到滁不到琅琊山,归去何凭作公牍。

我于此地虽屡游,绝境十难穷五六。

由来在意不在景,况我为山非为本。

游山无穷如读书,愈索愈奇何虑熟。

当年感慨此题诗,回首狂言犹在腹。

醉翁不是旧时亭,帝迹流为梵王屋。

惟余石上文千首,一半崩磨不能读。

[诗名]九月廿日重游琅琊山(全诗44句)

[作者]文征明

[注释]●得闲二句:说不游琅琊山,实是有负天然美景,不会享受这人间清福。●公牍:公文,借指公务、官事。●我于二句: 说自己虽已多次游琅琊山,十分美景也只不过看了五六分,可见琅琊山胜景之多。●醉翁二句:说几年未来,醉翁也变样了,汉武帝旧迹也改成了庙宇。梵王,佛教崇奉之神。●惟余二句:只剩下历代摩崖石刻诗文千首,也已因年代久而磨蚀。感叹世事与自然的变迁。

琅琊之山高嵯峨,凌空宝刹经年多。

霜松雪柏绕林壑,僧房禅榻依林阿。

流泉溅溅疑过雨,钟鼓声中闻梵语。

阳冰幼卿竟何在?留得芳名照今古。

[诗名]琅琊古刹

[作者]祝孟献,清代德兴(今属江西)人。

[注释]●琅琊古刹:指琅琊寺,原名开化寺,唐大历年间滁州刺史李幼卿与僧法琛创建,此后历代均有重修或增筑。●依林阿:在林边。●梵语:佛教语言,此代指和尚吟诵佛经的声音。●阳冰: 即李阳冰,字少温,李白的族叔,曾为当涂令,曾清理、辨识过琅琊山的古题刻。●幼卿:即李幼卿,最早开发琅琊山的滁州刺史,琅琊寺的创建人。

年来尘世苦纷嚣,特访名山俗虑抛。

尤喜清泉一杯水,冰心永铭乐芳郊。

[诗名]游琅琊山(二首选一)

[作者]雪鸿女史,山东邹县凫山人。高倚谯楼万象开,西南山翠欲飞来。

岭横天际明于黛,塔隐烟中矗似桅。

出谷碧云舒复敛,拂林白鸟去仍回。

琅琊深秀堪神往,作赋愧非永叔才。

[诗名]东壁楼望西南诸峰

[作者]贺方,字湘芷,清来安(今属安徽) 人。康雍间上舍生,著作有学圃诗文集。

[注释]●谯楼: 一名鼓楼,古时建筑城门上用以了望的楼,此处指滁州东壁楼。●黛:青黑色的颜色,古代女子用之画眉。●永叔:欧阳修,字永叔。

猜你喜欢
  • 《蝮的后裔》作品分析

    中篇小说,日本战后派*作家武田泰淳的代表作。题目取自新约《圣经·马太福音》中的一段话“蛇呀,蝮的后裔,你该怎样逃避地狱的惩罚呢”。

  • 《满江红·[元]王旭》原文与赏析

    [元]王旭不爱浮花,元只爱、松筠高节。归去好,草堂风雨,对床心切。东鲁云山多秀丽,西

  • 古诗词低(以低开头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低,内容包括以“低”开头的古诗词,中国较短古诗词大全,最短的古诗50首。低语前欢频转面低回似恨横塘雨低迷隐笑原非笑低头羞问壁边书低鬟曳袖回春雪低回莲破浪低头乍恐丹砂落低回且向林间宿 低斜远雁行低傍绣帘人易折低

  • 李轻松《两岸》

    两岸我的江河都出自悬崖。出自我的笔端——在一个陡峭处获得落差两岸的眉批——烟火,风信子水与一副傲骨也在拔节让我的河水又悄然涨高了几

  • 生死秦始皇

    【4471】生死秦始皇(辛德勇著,中华书局,22 6万字,2019年7月第1版,58元)5篇:[1]小题大做;[2]一件事、两只笔;[3]聚吾诗书不避世;[4

  • 苏轼《双石(并引)》全诗鉴赏

    至扬州,获二石,其一绿色,冈峦迤逦,有穴达于背;其一玉白可鉴。渍以盆水,置几案间。忽忆在颍州日,梦人请住一官府,榜曰仇池。觉而诵杜子美诗曰:“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乃戏作小诗,为僚友一笑。梦时良是

  • 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

    【5365】习近平关于网络强国论述摘编(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中央文献出版社,9 3万字,2021年1月第1版,26元)△这本书的内容,摘

  • “和工农划等号”

    “和工农划等号”这一口号是“文革”中由关于沈阳机电学院的两张大字报的讨论而得以广泛流传的,这一讨论借大学毕业生要不要下基层“和工农划等号”而起,其主要的意图是宣传钻研业务就是“只专不红”;要在科研上有

  • 王瑞明《元和郡县志》中国名著简介

    作者: 王瑞明 《元和郡县志》是唐代地理志的代表作,

  •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