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原文|翻译|赏析
清·李渔
树直上而无枝者,棕榈是也。予不奇其无枝,奇其无枝而能有叶。植于众芳之中而下不侵其地,上不蔽其天者,此木是也。较之芭蕉,大有克己防(妨)人之别1。
1克己防(妨)人:“防”当为“妨”之误。克己,指棕榈不侵地不蔽天;妨人,指芭蕉。
【析点】 文章开头用简洁的笔墨,准确地勾画出棕榈树“直上而无枝”的特征。这一特征,在形态各异的植物王国之中本已是一奇,但作者有意宕开一笔,称“不奇其无枝”,却“奇其无枝而能有叶”,这就突出了棕榈无枝而有叶的又一特征。接着,作者进一步点明棕榈下不侵地上不蔽天这一更加令人惊奇的特性。最后,用芭蕉侵地蔽天的“防(妨)人”特性作对比,衬托出棕榈“克己”的品格。
文章总共才四句话,精炼生动,层层递进,寓意深刻。在古往今来的日常生活中,攀龙附凤、损人利己的人绝不少见。而作者通过对棕榈直上无枝、虽无枝而有叶、下不侵地上不蔽天特性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对有节之士独立进取、自信自强、克己利人高尚品格的由衷赞赏,这种价值取向是非常可贵的
-
醒心亭记醒心亭记 【原文】 滁州[147]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148]其名义。既又直[149]
-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但仰山岳秀,不知江海深。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君乃輶轩佐,予叨翰墨林。高风摧秀木,虚弹落惊禽。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扶摇应借力,桃李愿成阴。笑吐张仪
-
国色天香 明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选集。全称《公馀胜览国色天香》,一名《幽闲玩味夺趣群芳》。十卷。题“抚金养纯子吴敬所编辑,书林万卷楼周对峰绣锲”,其生平不详。成书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前。 现存主要
-
古文·杂说四(马说) 韩愈世有伯乐(1),然后有
-
《先秦散文·墨子·兼爱上》原文鉴赏 圣人以治
-
【原题】:子瞻尚书惠涵星砚月石风林屏作歌以送之赋十二韵以谢
-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释义】 民间谚语。其意思是: 一年的关键在春天,一天最重要的是早晨,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和谐,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勤劳节俭。这四句出自 《增广贤文》。 【评析】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是我国劳动人民在
-
君为江南英,面作河朔伟。人间一好汉,谁似张长史。上书苦留君,言拙辄报已。置之勿复道,出处俱可喜。攀舆共六尺,食肉飞万里。谁言远近殊,等呈朝廷美。遥知送别处,醉墨争淋纸。我以病杜门,商颂空振履。后会知何
-
【原题】:参部至三山简王宗教子文野二首仍寄观潮拙稿子文旧诗名为碧云楼集
-
国学名句“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出处和解释
【名句】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语出宋代梅尧臣《陶者》诗。陶者陶制屋瓦,用尽了自己门前的全部积土,可自己的房顶上还片瓦不挂;双手不沾泥的人,却住在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着的高楼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