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魏叔子集》后》原文|翻译|赏析
清·王庆麟2
魏叔子之文,最长人识见。叔子盛推朝宗3,朝宗故当不及也。
集太多4,予欲录其精美者为一集,而薙去客游后作什之九以附焉5!嗟夫!使叔子足不下金精山,不爱浮誉,不受大腹贾金钱滥作文字,不急欲成集6,益之岁年7,演漾平迤8,时而出之,庶几乎儒者之文矣9。昌黎云10:“无慕乎速成,无诱于势利11。”有味哉! 有味哉!
1魏叔子,名禧,号叔子,清初散文家,有魏叔子文集22卷,收其诗文,此文题中魏叔子集即此文集。2王庆麟(生卒年不详):清嘉庆间举人,有洞庭诗文集。3朝宗:侯方域,字朝宗,明末文学家。4集:指魏叔子文集。5薙(ti):除去。客游:在外游历。什之九:十分之九。附:意即收附为一集。6“使叔子”四句:魏禧在明末为避世乱迁居金精山(即江西宁都附近之翠微峰),清康熙三年(1664)下山出游(即上文所说“客游”),为提高声誉,常以文索金,于是诗文滥作,回山后即为诗文结集印行。大腹贾(gu):富商。7益之岁年:意为在写作上多下几年功夫。8演漾平迤:意为对文章磨炼、修正。演漾:荡漾,引申为磨洗、磨炼。平:治理。迤:曲屈不平。9庶几:差不多。10昌黎:指唐代大散文家韩愈。11“无慕乎”二句:见韩愈答李翊书。
【析点】 魏禧早年隐居金精山,但他终于耐不住寂寞,于是下山出游。在客游时魏禧创作了大量诗文,名噪一时,但由于他把诗文当作追求浮誉虚名换取钱财的手段,因此粗制滥造者多,精美者甚少。以魏禧之才,本不难成为清初一大散文家,终因其急功近利,欲速不达,甚为可惜。作者开篇谓“魏叔子之文,最长人识见”,即指其文学实践令人警醒。
而今以文谋取金钱者也不乏其人,文学作品的艺术质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重读此文,我们或许能得到些教益与启示
-
三国·魏·邯郸淳 2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 3 ,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 本文选自《笑林》,标题系选注
-
小径小桃深,红光隐翠阴。是非不到耳,名利本无心。笋迸饶当户,云归半在林。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
-
宜加其葬礼,赐之令谥,以彰尊师褒贤显功之德。|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宜加其葬礼,赐之令谥,以彰尊师褒贤显功之德。》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白帝徂秋,黄金胜友〔1〕。解尘成契,冒雨相邀〔2〕。问凉燠则鸿雁在天,叙交游则芝兰满
-
闺情 玉窗清晓拂多罗,满镜春容眼欲波。 侬自看侬殊有样,不知人看定如何。诗词类别:即事感怀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选》相
-
楚塞故人稀,相逢本不期。犹存袖里字,忽怪鬓中丝。客舍盈樽酒,江行满箧诗。更能连骑出,还似洛桥时。
-
愍①寒架桥【原典】淮南孔旻(mín)②,隐居笃行③,终身不仕,美节④甚高。尝有窃其园中竹,旻愍其涉水冰寒,为架一小桥渡之。推此,则其
-
屈原 朕幼清以廉洁兮,① 自幼清高不爱财, 身服义而未沫。② 亲身行义未懈
-
我是庚子年出生的,肖鼠。今年又逢甲子,忽然想起写点应景文章,谈谈老鼠。 远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不论在文化上、在科学上,都对人类进步,作出过很多很大的贡献,但遗憾的是作为四害之首的老鼠,现在已经科学家证明
-
小儿得欢喜丸喻 【原文】 昔有一乳母,抱儿涉路,行道疲极,眠睡不觉。时有一人,持欢喜丸[1]授与小儿。小儿得已,贪其美味,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