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战国策·鲁共公择言》鉴赏
古文观止·战国策·鲁共公择言
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①。酒酣,请鲁君举觞②。鲁君兴,避席择言曰: “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③,曰: ‘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④,和调五味而进之。桓公食之而饱,至旦不觉,曰: ‘后世必有以味亡其国者。’ 晋文公得南之威⑤,三日不听朝,遂推南之威而远之,曰: ‘后世必有以色亡其国者。’ 楚王登强台而望崩山,左江而右湖,以临彷徨,其乐忘死,遂盟强台而弗登,曰:‘后世必有以高台、陂池亡其国者⑥。’ 今主君之尊,仪狄之酒也; 主君之味,易牙之调也; 左白台而右闾须,南威之美也; 前夹林而后兰台⑦,强台之乐也。有一于此,足以亡其国。今主君兼此四者,可无戒与?” 梁王称善相属。
【注释】 ①梁王魏婴: 梁惠王,即魏王,因魏于公元前362年迁都大梁,故又称梁。梁惠王十五年 (前344) 召集逢泽 (今开封东南) 之会,自称为王。当时,梁强盛,鲁、卫、宋、郑的国君均来朝见。②鲁君: 鲁国君主,即鲁共公,名奋。觞 (shang): 酒杯。③帝女: 似指帝尧的女儿。仪狄: 美女名。旨酒: 美酒。旨,味美。④不嗛(qie): 不满足,有饥饿感。易牙: 一作“狄牙”,齐桓公宠臣,善调味。⑤南之威: 一作南威,美女名。⑥楚王: 楚庄王。强台: 即章华台,在今湖北监利西北。崩山: 山名,在今湖北境内。陂池: 水池。⑦尊: 同 “樽”,酒杯。白台、闾须: 均为美女名。夹林、兰台: 梁之宫苑、园林名。
【译文】 梁王魏婴在范台宴请诸侯。当大家喝得高兴时,梁王请鲁共公举杯祝酒。鲁共公站起来,离开座位,选择了一番有意义的话,说: “从前,帝尧的女儿叫仪狄酿酒,味道极好,奉送给禹,禹喝了觉得很甜美,于是疏远了仪狄,并戒了酒。说: ‘后世必定有因为饮酒而亡国的!’ 齐桓公半夜里感到饥饿,不舒服,易牙立刻烹煮烧烤,调和五味,进献给齐桓公吃。齐桓公吃得饱饱的,直到第二天早晨还没睡醒。说: ‘后世必定有贪图美味而亡国的!’ 晋文公得到美女南威,三天都不上朝听政,于是将南威推开,疏远了她,说: ‘后世必定有因为好女色而亡国的!’ 楚庄王登上高高的强台,眺望崩山,左面是大江,右面是大湖,俯视下面,徘徊留连,快乐得忘了死的危险。于是,他发誓不再登上强台。说: ‘后世必定有爱好修建王室园林而亡国的!’ 现在,梁王你的酒杯里是仪狄的酒; 你的饭菜是易牙所烹调; 你左面的白台,右面的闾须,是南威般的美女; 你前面有夹林,后面有兰台,是和强台一般的快乐。这四件事里只要有一样,就可以亡国。梁王你而今兼有这四样,难道可以不警惕吗?” 梁王听了,连声称赞说好。
【鉴赏】 本文记录的是鲁共公在梁王魏婴宴席上的一段祝酒辞,是诫言各诸侯王要警惕酒、味、色、乐的诱惑,否则将有亡国的危险。言直意重,表现了鲁共公卓越的政治见解。
文章的表达,主要运用了譬喻说理、排比言事的手法。全文以大禹疏仪狄而戒酒,齐桓公食美味而不醒,晋文公远南威而拒色,楚庄王不登强台而排乐为例,说明历代明主贤君都是拒酒、味、色、乐的引诱,而梁王兼有四者,足当警惕。理寓于故事中,以譬作喻,便于接受。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气势和说服力。就内容而言,文章张扬的力戒酒、味、色、乐以强国兴邦的思想,不仅在两千多年前有益,即使在今天仍有其勿庸置疑的现实意义。
-
敦煌遗书中还有许多文学作品,其内容包括敦煌变文、诗歌、曲子词等。 (1) 敦煌变文 敦煌变文是唐代民间说唱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在汉魏六朝乐府、小说、杂赋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新兴文体。敦煌遗书
-
霜角一声草木哀,云头对起石门开。 朔风虏酒不成醉,落业归鸦无数来。 但使玄戈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 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 戚继光(1528—1587),字元敬,号南塘,登州(今山东蓬莱县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名句】人生贵知心,定交无暮早 语出明代袁中道《德山别杨西来》诗。人生交友,贵在知心,建立友谊是无所谓早晚的。说明交友贵在相知,而不在结交早晚。
-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
元次山大唐中兴颂 有序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陷洛阳。明年,
-
敢渡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蜀客曾游明月峡,秦人今在武陵溪。独攀书室窥岩窦,还访仙姝款石闺。犹有爱山心未至,不将双脚踏飞梯。 作品赏析原题: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融读书石室过潭而
-
【4079】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美〕田辰山著,萧延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 2万字,2016年10月第1版,42元)△导论
-
《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交友类名言赏析《世无钟子期,谁知心所属。》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怜尔解临池,渠爷未学诗。老夫何足似,弊宅倘因之。芦笋穿荷叶,菱花罥雁儿。郗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